国产方盒子新秀iCAR V27,能否改写硬派SUV市场格局?

增程“方盒子”又来搅局?iCAR V27初现真容,这阵仗你服不服!

讲真,提到新能源越野,大家脑海里第一个会浮现谁的名字?是比亚迪?理想?坦克300?还是某个只有土豪才闻得起味儿的进口品牌?但最近有个新面孔在网上不声不响地出圈——iCAR V27,奇瑞iCAR阵营的又一颗重磅炸弹,趁着迪拜那场大秀,直接明牌了自己的“硬货”属性,不就是要和豪华“方盒子”来一场正面对线嘛。

等等,这新车一露脸就被说成“国产版卫士”,这称呼你听着靠谱吗?有点像那种假想敌的气质了,但实际情况真有这么简单吗?今天咱就不装专家,普通人的眼睛看热闹,外行的嘴巴来点瓜,和各位一起扒拉扒拉,这台iCAR V27到底是噱头大过实际,还是能在国产硬派里立住脚?

刚看到这新官图,还真有一丝既视感。

你说,它那车头方方正正,拐角一点都不温柔,两颗大大的“矩形眼睛”冷冷地盯着你,让人总莫名想起路虎卫士,像个肌肉男去夜店,硬是比别人多带了三分霸气。

但往细里一瞅,又不是纯模仿。

老iCAR家族那点小巧思还都保留着,比如灯里套灯的夸张造型、机盖上鼓起的两条“肌肉线”,没用浮夸的镀铬去堆档次,反而一股“不屑一顾”的粗野劲道,怪有味儿。

至于品牌标这块,iCAR V27还挺“内秀”。

国产方盒子新秀iCAR V27,能否改写硬派SUV市场格局?-有驾

D柱那块明晃晃一大“V27”标,不识货的还以为在搞限量版,实际纯粹“秀肌肉”,怕别人认不出自家车的意思。

另外,外挂备胎+冰箱门这种硬派标配一样都不能落下,那种“兄弟你别摸我尾巴,小心我一转身踹你一脚”的傲娇感,还是挺对越野粉丝胃口的。

脚踏板、机械门把,走的是“实用又炸裂”路线,说白了,从头看到尾,你嫌它傻大粗也没用,因为目标人群不就是喜欢一身毛刺、充满肌理感的东西嘛。

再聊聊尺寸,V27长超过5米,宽度和高度也都快贴近2米大关。

什么概念?

普通SUV跟它比起来,那身材就像个急着去健身房的瘦猴。

有人会说,这车是不是不太适合新手女司机?

其实这你得分场合看,在城市开没错,转弯掉头的时候,可能有点“庞然大物”的窘迫。

不过真要拉去荒野、戈壁、雪地撒丫子,体量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有这么一副大块头,心里真能定几分。

当然了,在猛男路线上,iCAR V27也没忘记带点“精致感”。

看轮毂,五辐花瓣造型,外观有点“呆萌”,跟那种油腻的老越野车就不大一样。

边上还有“REEV”英文字样,不明觉厉,查查才知道,这是指增程式动力系统的身份。

说起来,这增程动力也是V27的一大拥趸点。

现在主流新能源,清一色纯电或油混,但增程混的路数就像给你留了两手选择,主城区零排放,跨省跑长途还能自信上高速。

V27给的是1.5T小排量机+电动机的组合包,基础后驱,想玩刺激的话还有四驱选项。

别小看这配置,据说四驱版能干到335kW,也就是五百匹不到一点,这动力输出,别说拖个房车,冲个小坡什么的都完全不怂。

有人会问,纯电续航才200km,这够玩吗?

讲道理,和那些动辄500、600公里的轿车比,这数据看着是寒碜。

但问题来了,喜欢硬派越野的主,大多不是天天堵在二环路上的“老理工”,而是真有事没事喜欢去野外风吹雨打,续航够一天撒野就算合格。

再加上增程器随时支援,不玩焦虑那一套。

再拉出去对比,把深蓝G318、BJ40这些老江湖拉出来摆一摆。

国产方盒子新秀iCAR V27,能否改写硬派SUV市场格局?-有驾

就尺寸和动力,V27和他们基本平起平坐。

说到售价,坊间小道消息大概在20—25万这个区间。

这价,比进口卫士、牧马人可要真香一大截,和国产新锐们谁也不卡谁脖子。

不过价格还没官宣,别太上头,毕竟汽车行业的套路,谁玩谁明白,今天喊20万,过几天也许某个干爹“领券再减5000”,套路多多。

当然,买车可不是光看参数和官图那么简单。

隔着屏幕谁不会水军带节奏?

iCAR过去几款车,比如V23,确实靠着花哨设计赚了一波热度,也有段时间热销榜上站了几回。

但网上一搜用户口碑,操控、科技配置啥的都被夸得挺高,就是空间和细节质感总有人吐槽。

V27这波还要等真车到手,摸一把、开一圈,才知道是不是只会摆造型、实际体验不达预期那一类。

另外,新能源硬派SUV其实一直是“伪命题”+新蓝海。

国产方盒子新秀iCAR V27,能否改写硬派SUV市场格局?-有驾

一边是老资格的油改电玩家乐死不疲,另一边是新势力首发就转战赛道,但里面水有多深?你真摸了才晓得。

国产方盒子新秀iCAR V27,能否改写硬派SUV市场格局?-有驾
国产方盒子新秀iCAR V27,能否改写硬派SUV市场格局?-有驾

iCAR一开始也有人不信他们能在越野圈立足,说白了,就是国人对品牌的惯性思维。

不过现在形势变了,越来越多人愿意为设计、科技、性价比买单,再也不是“只认标签、只看屁股”。

细想,能卖出去的、能上榜的,归根结底就是产品力和“朋友圈”氛围拉得住人。

再说一句,混动增程方案的玩法,其实本质跟智能手机多开一个电池模式很像。

你不用天天担心在野外没电,不用把自己当个动不动就抱着充电桩的人肉地图APP,省心不少。

至于外形抄不抄卫士,其实也不稀奇。

现在汽车设计就一个现象:智能电动方盒子,一下子全成了“雷同兄弟会”。

坦克300、深蓝G318、BJ40新款,哪个不是蹭了点老牌豪车的灵感?

关键是,自己得有点“拿得出手”的玩意儿,不能只是东拼西凑。

像V27这种既有大体量,动力又扒拉够用,智能化、实用细节还能兼顾乖巧感,恰好运气站在潮流口上,也不是随随便便靠噱头能成的。

国产方盒子新秀iCAR V27,能否改写硬派SUV市场格局?-有驾

说句掏心窝的话,国产新能源SUV争宠的时代,外貌和实力必须一起在线。

你有野心,就得敢卷,也得沉住气。

就像大家总爱调侃:以前买硬派越野,是“有钱人的阿姨带你上山下海”。

现在只要买对产品,搭个好朋友,人人都能“小众即主流”。

那么问题来了,V27会成为下一个街头常客,颠覆国人对硬派SUV的期待吗?

还是说,等热度褪去之后,不过是又一个“高开低走”的流量网红?

买车、观望、持币、摇摆,这些操作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

市场倒逼企业进步,品牌也要看用户脸色行事。

V27这台车,实在值得关注,也值得耐心观望一阵。

等上市后大家摸摸真车、聊聊体验,也许故事才刚刚开始。

你说呢,这个方盒子,你心动不?

万一哪天咱们一起遇到沙尘暴、雪地飘移,有台V27撑场子,想想都有点小刺激!

对这款车怎么看,或者对国产新能源硬派SUV有啥新鲜见解,下方评论区整活吧,热热闹闹整点观点碰撞,说不定下一个爆款话题就是你的留言啦!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