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

眼下,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关系越发紧密,荷兰最近对安世半导体的硬措辞,显得挺有意在惹事。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发了个部长令,就像个紧箍咒,规定未来一年内,安世半导体的30个全球实体不能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或人员做任何变动。这份命令,直接剥夺了安世半导体正常运作的自主权,一下子让它在技术布局和产能调整这些关键战略问题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紧接着,10月1日,安世半导体的三名外国高管——荷兰籍首席法务官、德国籍联合首席财务官和德国籍首席运营官,迅速向荷兰企业法院申请了紧急措施。法院在很短时间内作出裁定,暂停了中国籍执行董事长和CEO张学政的职务,还把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裕成控股所持有的99%的股份托管给了第三方。到了10月7日的听证会,情况更有变,据说还增加了一名具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彻底改变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架构。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荷兰方面提出的理由是,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治理缺陷”的“紧迫信号”,以及“对荷兰和欧洲本土主要技术知识和能力的连续性与保障带来威胁”。但这说法听起来像天花乱坠,缺少有力的事实依据。其实,安世半导体在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业绩十分出色,近五年为荷兰带来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也在当地聘用了数千名员工,生产出在汽车、工业、能源等关键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成熟芯片。它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占据第三名,2024年的营收预计达到147亿元,客户还包括博世、西门子、特斯拉等国际巨头,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特别是汽车芯片的中坚力量。如今,荷兰用这样站不住脚的理由,动用冷战时期制定的《物资供应法》来对付安世半导体,不禁让人沉思它真正的意图在哪儿。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安世半导体:已是欧洲汽车产业的“心脏起搏器”

在欧洲汽车行业庞大的体系中,安世半导体像一颗不可或缺的关键齿轮,深深地嵌入到汽车生产的每个环节,堪比汽车的“心脏起搏器”,确保整个制造流程正常运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制造商,它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产品线丰富多样,涵盖MOSFET、晶体管以及模拟和逻辑IC等核心器件,这些芯片就像汽车的神经系统和动力源泉,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关键部位。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欧洲车企拉响警报:断供危机迫在眉睫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在10月16日发表的声明中,明确指出荷兰没收安世半导体带来的芯片危机。根据他们透露,10月10日,许多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都收到了来自安世半导体的紧急通知,因一些突发状况,这家公司已经无法继续向汽车产业链供应芯片。这消息一出,欧洲的汽车行业顿时变得危机四伏,犹如踩到了一颗定時炸弹。

目前,欧洲不少车企的芯片库存已经亮起了红灯,处于指尖上的危机之中。就拿宝马来说吧,原本的安世半导体芯片存货,也就能支撑几周的正常生产。而眼下,随着供应中断的威胁逐渐加大,这些存货简直就像杯水车薪,随时都有被耗尽的可能。一旦芯片完全断供,宝马的生产线很可能就得休假,从车身装配到内饰铺设,各个环节都会因缺芯而停滞不前。同样,大众汽车也陷入了麻烦:像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总部工厂、捷克布拉迪斯拉发的工厂,都是依赖安世半导体芯片来生产各种汽车部件。这些工厂每天都得用掉不少芯片,就为了保证汽车的正常制造。一旦芯片供应站住脚,工厂的生产节奏就会被打乱,大批工人可能会被迫停工,计划也得重新排期,新车的交付时间会被大大拉长。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欧洲的汽车零件供应商们这会儿也是叫苦连天。比如博世,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他们生产的电子系统、制动系统啥的,都是欧洲许多车企的“心头宝”。而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更是这些产品的关键核心。现在,博世因为安世芯片的供应不太可靠,只能先限制部分零件的产量,这下不仅影响了它们自己的收入,还间接造成了下游车企零部件的断档。大陆集团也一样难堪,他们在汽车传感器、轮胎等方面都挺有份量,许多产品都得用到安世芯片来处理数据和传信号。随着芯片荒持续发酵,大陆集团不得已得重新安排生产计划,甚至考虑换供应商。这一找,不仅耗时长,成本也高,还得费一番心思搞技术匹配。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链啊,面对安世半导体芯片的供应危机,真是悬了。从芯片的上游制造,到中游零配件的生产,再到最终的整车组装,每一环节都息息相关,哪一环出问题,整个链条都可能动摇。荷兰那边贸然采取的行动,无疑是在这座大厦的基础上狠狠踹了一脚,把欧洲汽车产业推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境地。

解铃还须系铃人:寻求破局之道

这次因为荷兰没收安世半导体引发的芯片供应危机,把欧洲汽车工业甚至全球半导体链条都拖进了漩涡,各方都在拼命想找出个解困的办法。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对中方来说,坚持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以及发展利益,保障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一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时,明确要求荷方要本着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这一请求有充分的依据,荷兰单方面采取行政和司法措施,剥夺中国企业对安世半导体的合法控制权,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则和公平竞争精神,践踏了国际经贸规则。中方要求荷兰纠正错误做法,撤销相关指令,这既是合理合法的诉求,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前提。

从欧洲内部来看,各国的态度出现了分歧,带来不少复杂的因素,给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德国作为汽车制造的强国,对荷兰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满,甚至开始考虑自己直接与中国接触。根据德国经济部泄露的备忘录,欧盟委员会正启动《欧洲芯片法案》的危机应对措施,打算集中成员国仓库里的安世半导体同型号芯片,优先供应整车厂,但这只是一种临时的办法,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像法国等国家还在观望中,呼吁大家保持冷静,通过对话来化解争端。这也反映出,虽然欧盟内部在对待安世半导体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也有希望达成共识,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的意愿。

欧洲车企批评荷兰,指责其未应扣押安世半导体,影响芯片供应-有驾

在当今全球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供应链合作的背景下,要解决安世半导体危机,各方需要展现出真诚和理性。荷兰应摒弃地缘政治的干扰,尊重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取消那些不合理的行政干预,确保安世半导体能够正常运转。中方则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对话态度,与各方共同努力找寻解决之道。欧洲国家之间也应加强协调,形成统一立场,推动荷兰和中方通过协商化解矛盾。只有大家携手合作,才能打破僵局,确保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避免欧洲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全球经济受到更大的冲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