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放大招:6年不限里程保修,卷死同行!

本田一出手就是王炸! 6年保修背后,摩托车市场要变天了?

本田放大招:6年不限里程保修,卷死同行!-有驾

关键词:本田摩托车|6年保修|售后服务内卷

开头(300字内)

本田放大招:6年不限里程保修,卷死同行!-有驾

本田摩托最近扔出一颗“重磅炸弹”:从2025年1月1日起,购买旗下中大排量摩托车,只要乖乖回官方店保养,就能享受最长6年整车保修,不限里程、全国联保,连二手车车主也能蹭到福利! 消息一出,摩友圈直接炸锅毕竟过去摩托车保修大多只有2年,条款还各种“坑”。 仔细看条款,这场“福利”其实划了硬杠杠:只针对中大排量车型,且必须绑定官方保养。 一边是车主欢呼“长途摩旅更安心”,另一边是同行压力山大本田这一卷,其他品牌跟不跟?

一、本田的6年保修,到底有多“香”?

本田放大招:6年不限里程保修,卷死同行!-有驾

本田这次的政策明确指向高端市场:只有通过Honda DreamWing或Honda Dream门店购买的中大排量车型才能享受。 保修期从原本的2年直接拉满到6年,且不限制行驶里程,对于经常跑长途的摩旅党来说,相当于给发动机上了“终身保险”。 更突破行业惯例的是,保修权益能随车转移,二手车主只要继续在官方渠道保养,同样能享受剩余保修期。

不过,福利背后藏着“绑定式”条款:车主必须严格在授权店完成定期保养,否则保修自动失效。 这一招看似让利,实则把售后服务体系牢牢握在手中保养费赚了,用户黏性也提升了。

本田放大招:6年不限里程保修,卷死同行!-有驾

二、不是突然大方,而是市场逼出来的

本田这波操作,背后是汽车业务下滑、摩托车业务扛大旗的现实。 2025年1-8月,本田汽车在中国销量同比下降21.35%,而摩托车销量却逆势上涨五羊本田和新大洲本田两家合资公司合计销量超过100万辆。 ,摩托车已成为本田在华利润的稳定来源。

同时,本田近年一改“高冷”定价策略,新品如CB1000黄蜂、CB750等车型直接对标性价比,价格甚至低于铃木、雅马哈同级产品。 低价也伴随争议:部分用户吐槽新车做工“廉价感”。 此时推出长保修政策,既能弥补品牌调性损伤,又能强化“本田可靠性”的标签。

三、对比海外,国内政策还算“保守”?

早在2025年4月,本田就在欧洲推出了类似的SAWA计划:车主按规定保养,保修期可从2年延长至6年,且权益随车转移。 欧洲政策覆盖所有公路车型,包括小排量踏板车,而国内仅限“中大排量”。 这种差异引发部分用户质疑“区别对待”,也可视为本田对国内市场的试探先用高端车型试水,再逐步下沉。

相比之下,国内部分品牌已提前“卷”服务:无极提供5年/8万公里保修,钱江承诺5年不限里程,猎变甚至推出整车5年/10万公里质保。 这些政策普遍存在限制,例如改装后保修失效、二手车权益不明确等。 本田的“跟车不跟人”规则,给行业立了更透明的标杆。

四、车主能薅到羊毛,也要付出代价

6年保修看似省心,实则把用户锁死在官方服务体系。 以一次中大排量摩托车基础保养为例,授权店费用通常比第三方维修厂贵30%-50%。 若全程在4S店保养,6年累计支出可能高达数千元。 有车主调侃:“保修省下的钱,说不定又从保养费里掏回去了。 ”

,政策仅覆盖“与原厂2年保修一致的范围”,意味着易损件如轮胎、刹车片等不包含在内,核心维修仍以原厂条款为准。 对于喜欢改装的车主,官方保养的严格流程也可能限制个性化调整空间。

五、压力到了其他品牌这边

本田带头延长保修,直接冲击国产中高端品牌。 豪爵、升仕等品牌虽已提供5年及以上质保,多集中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而非“整车保修”。 本田的全面保修方案,尤其对计划购买二手摩托的消费者极具吸引力车辆保值率有望提升,而国产车若无法跟进,可能流失注重长期成本的用户。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重塑售后服务标准。 过去摩托车行业重视销售、轻视售后,保修期短、条款模糊成常态。 本田用“保养换保修”的模式,倒逼品牌商将服务链条延长,从“卖车赚一次钱”转向“保养持续赚钱”的生态。

(文章结束,不含总结性语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