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车圈这么多年,天天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卷王争霸”,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越来越分不清这个品牌、那款车、谁家出口又要去哪里了?可说到最近闹腾得最欢的,还真避不开零跑汽车那点事儿。老实说,要不是身边朋友聊起,我差点错过了这个“零的突破”——B10首批直接发车去欧洲,还扛着Stellantis的亲爹光环,目标明年入场二十国,你敢信?中国新能源车,真是一步一登天……可喝彩之余,总觉得这里头秘密不少。B10到底有啥本事?全球化的底气是真实力,还是“内卷内推”出来的勇气?零跑能靠这波输出翻身登顶,还是说大战才刚刚开始?怪事年年有,今年尤其多,零跑这出戏咱不扒细点都不敬业是不是。
先说B10“渡洋出海”的架势,说实话也不算横空出世。早两年,T03和C10两个小弟就做过先锋——虽然没火成现象级,但也算跌跌撞撞把路开了。到了今年,情况突然变味。Stellantis,欧洲造车巨头,那可是Peugeot、Fiat、Jeep什么的金主爷们,你猜他看上了谁?没错,居然是零跑。人家掏钱入股,直接组了家“零跑国际”,掌控权还在自己手里。你品,你细品,这意味深长——这不是卖身投靠,更像是“资金跟技术抱团取暖”。中国造车新势力合资出海,这是得多看好自己技术或者有多不甘平凡?一句话,咱不满足和国内对手比价格、卷配置,出口这活也要玩票大的。野心,从来都不赖于嘴上说。
零跑2025年前出口二十个国家,听着是不是有种《流浪地球》式的野望?回头瞅瞅近况,2025年前七个月总共卖出去271,793辆车,其中海外车发往了近2万5千台。国内卖238,570台,直接超越理想汽车,别小瞧这数字,这可不是闹着玩。理想的“奶爸神话”还在耳边回响,零跑就这样刷卡超车。说白了,这不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变天,而是又多一个能打的。要知道,最近零跑刚刚把半年净利润这关迈过去,成了理想汽车之后第二个能盈利的自主新势力。不吹不黑,现在新能源圈混得下去的,都不是泛泛之辈。
再往深里扒扒B10这台“全球先锋”,大家可能都被“跨界”的口号晃了眼。细找找参数,其实它就主打一个“性价比极致但不落俗套”。尺寸4515/1885/1655,轴距2735,比亚迪元Plus(Atto 3)都得在旁边挠头,“怎么又来个大一圈的?”外观没啥多炫技的点,但看着顺眼,空间实用,懂的都懂——中国家庭买电车,就是喜欢宽敞点的。价格嘛,国内9.98-12.98万,欧洲卖29,900欧元,算下来差不多要人民币24.5万,有的朋友一边感叹“出口割韭菜”,一边叫嚷“物有所值”。你说现实扎不扎心?
行,参数无聊?那聊聊配置。紫灰双色内饰,14.6英寸大屏,8.8英寸仪表,高通骁龙8155芯片撑场,看着肉眼可见的智能科技感。后备厢本职工作也没丢下,420升空间,不够还能扩容。动力方面,下限是132千瓦、177匹马力,往上够到160千瓦、215匹,磷酸铁锂电池标配,每一脚电门都充满底气。不论你是续航焦虑党还是城市代步族,510公里到600公里CLTC的区间,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款型。咱承认,参数比不上特斯拉Model Y那种“价格刺客”,但以性价比横扫海外市场,可真是有资本。
可问题来了,零跑到底凭啥在欧洲刷底气?你说技术牛吧,其实电驱、电控、电池这些,国产大厂谁不是“鸡你太美”?靠Stellantis背书?别忘了,人家既有全球网络也有对欧洲用户需求的把控,零跑就算带着中国的勤奋和工程师红利,也必须过欧洲市场的“三重山”。咱们吐槽欧洲人不识货,总得承认,外观、安全、智能、人性化,哪个不是卡脖子。价格一夜暴涨,对齐本地同行的定价套路,也是考验品牌信仰度的时候了。想当初MG在英国火得一塌糊涂,不也差点被欧洲车主嘲笑过“白菜价不等于好”?零跑愿不愿意挤进一线合资队列,拼的还是长线运营和口碑。
当然,别光盯欧洲那一片细腻市场。中东、亚洲、非洲、南美,都写在零跑的蓝图里。这可不是随口开玩笑,这些地方对能跑、好养、省心的电动SUV也没有免疫力,尤其是合资巨头在新能源上布局不及中国快。憋了多少年的市场红利,谁会不想来“割一把”?有人说,这波出海是为了平衡国内“内卷”,咱觉得,这场全球大卷才是真正进入深水区。量大不等于全赢,没准明年全球市场电动车价格战打出新花样,零跑又得重新翻牌。
最有戏剧性的,还是零跑和Stellantis的双簧。你看,Stellantis控股51%,零跑输送技术、车型、供应链,说是“门当户对”,更像是“各取所需”。Stellantis想在新能源快车道不掉队,零跑要抱大腿冲出国门,这就是典型的“山无棱天地合,你儘管来我不怕”的跨国协作模式。但合资的蜜月期会有多久、成功复制到多少个国家、管理体系能不能兼容,这谁琢磨得透?打铁还要自身硬,品牌成长与出海路不可同日而语。零跑要想让B10在海外不变“限时冲刺”,而是成常青树,还得在渠道、服务、售后上下真功夫。
讲真,零跑B10这一次扬帆出海,看着风光,背后其实多少有点“没得选”。一方面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真是卷到出花,内销空间变窄,不走出去只能等死。另一方面,国际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像“吃鸡模式”——生死一线间,谁先卡住市场,谁就多活一轮。车企早就不是靠一车多销就能赢天下的年代。品牌文化、用户体验、定价策略、售后保障乃至数据安全,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全球汽车巨头的底色。零跑这一次强攻欧洲,是不是会像当年华为、小米手机海外攻城略地一样家喻户晓?咱说,不好讲——成王败寇,时间会给答案。
最后,再聊聊未来。当下的B10是零跑机械化全球扩展的起点吗,还是昙花一现的投机操作?既说是拥抱国际资本、输出技术红利,也很可能是被市场倒推,不得不搏一把。再往后,说不定市场风云突变、技术趋势天翻地覆,彼时再来看这番“出口热”,会不会换成另一番味道?咱们总喜欢把造车新势力当成下一个腾飞神话热议,但实际上一切都写在现实奋斗和持久竞争当中。B10能不能跑得更远,决定权又岂止市场和政策拥有。也许用户一句“好用、靠谱、价格合理”,才是最硬的逻辑。
总的说,零跑B10这波出海给全球市场加了点料,让欧洲人多了个新选择,也让中国车企的野心和实力又往前走了一步。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谁会被市场教做人,还真要再拭目以待。科技圈、造车圈,雷声大雨点稀的不少,零跑这趟出海能不能跳出“昙花一现”的命运,就看后劲够不够足,用户买账不买账了。
这次,问题就抛给各位:你觉得零跑B10出海能成为下一个“爆款”,还是昙花一现“雷声大雨点小”,怎么看待中国电动车全球化的风险和机遇?欢迎留言讨论,咱一起聊透!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