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坐地铁时,突然想到,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真就像是朋友圈的工作安排,不水太多,心里那点小期待还挺难得的。
奔驰GLC EV刚在慕尼黑车展亮相,带了不少新花样,但你说它是真有竞争力还是刷脸一下?我也在想,能不能在国产新能源里占点便宜。其实说白了,奔驰这次也挺拼的。
我去查了点资料,大概估算,WLTC工况下续航可以跑713公里(这段先按下不表,实际还得看啥路况)。百公里耗电大概14.9度,算算成本,大概一块多(粗略估算电费的话)——即便在中国的高电价地区,这个表现整体还算能接受。支持300kW快充,十分钟能补充300多公里续航,这个数字我得问问自己,是不是都已经以为常了?但我记得之前听一修理工聊过,快充的接口复杂得很,实际上能用上的时间也不一定那么长。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那块内饰的设计,真的像MQB平台那样,标准化硬挺,分区的超宽屏幕,那个超百颗LED牌子的背光好像挺厉害,夜里看画面也不至于刺眼。想问,你觉得这种炫技跟实用性之间,是不是悬崖边上的舞蹈?我猜也有不少人买车看的是面子,实际上用起来能多舒服?像那块支持的夜间氛围灯,嗯,确实比之前那些盲目堆料的配置要有设计感多了。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供应链的差异不是一星半点。奔驰用的MB.EA平台,某种程度上比国产那种拼拼凑凑要靠谱点吧?你了解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平台就像盖房子的框架,稳不稳,关系大。但我也不敢说,国产车完全跟不上。毕竟,长城吉普那帮研发,花了不少功夫引入进口零件,经常调优到让人觉得没那么差。
奔驰这次还提供了6座版本,空间比之前EQ车型舒服一点,但也不会太夸张,最多也就比Model Y L差不多。你会不会觉得,这价格和空间的放置方式,比起六座得更实用?我经常开玩笑,说买车就是挑花盆和座椅的事情——太大占用空间,太小舒适度又不够。
我也得自我更正:之前我说它能叫板国产新能源,可能确实有点大,毕竟奔驰的定位更偏豪华和品牌感,量产、价格都不是一回事。从研发到供应链,国产车的成本控制能力确实在进步,随便哪款销量靠前的,毛利率也没低到哪里去。
再问一句:你觉得在国产新能源中,奔驰GLC EV能挑得起来吗?我猜可能还得看消费者的惯是不是太懒。买车的人更在意什么?品牌、配置,还是续航?还是,像我之前听的那个维修师傅说,长途驾车,真正靠快充的几率其实比我们想像中低——要么在高速服务区排队,要么刷卡折腾半天。
提到这,心里又落下一点:除非奔驰能让这个豪华标签变成实用性——但那会不会让品牌失去定义?很难说,毕竟很多人在意的不只是技术的硬,还包括软——情怀、信赖,以及那种拿得出手的大气。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空间和配置是亮点,但真的能在价格上打败一众国产品牌吗?你觉得未来奔驰会不会为了降低成本,妥协些技术细节?还是他们会坚持豪华不将就的原则?我个人觉得,品牌影响力和售后网点,是国产车目前还难以比拟的地方。
关于价格和市场份额的问题,算了,我平时脑子里随便算几下。折算成每公里的成本吧,以百公里14.9度耗电算,快充10分钟多补充300公里,基本上算下来每公里0.05元左右(粗略,估算少),还能接受。只如果它的二手残值比国产车低,或者说普及率不高,就算续航不差、技术先进,也难以普惠大部分人。
我在想,记得有次朋友评论说:有钱就买宝马,有车就买奔驰。但那些成本逼得人皱眉头。你觉得,真正决定人买不买的,是价格,还是品牌?或者说,还是那一份归属感?
这辆车,搭载的那些豪华配置是否真值得它的价格?我始终觉得,车最重要的还是开着的感觉——就像我有一次开到高速,突然感受到那双向4.5度的后轮转向,动了几下,发现操控比我预期要强得多。真心觉得,未来可能真正的竞争,还是要看人们用车体验的细腻程度。
当初设计这款车的工程师,究竟怎么想到要让它兼具豪华感和实用性?这也是个不问自答的问题了,至少我不会说奔驰在这方面完全落后,只是……你觉得品牌光环还能不能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多久?还是,它们都在看别人的败笔或者奇迹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