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鑫逆袭带动行业变局,宝马合作带来新机遇,出口业务持续发力

如果不是实地踩过摩托产业园的混凝土地面,很难体会现金流和发动机声音一样令人安心的质感。2025年三季度,看似祥和的统计数字里,实际上暗藏着一场优雅但残酷的行业行为剧。隆鑫通用扔出最新业绩公告,当头一棒挥向多年行业龙头春风动力。彼时,仓库里还传来组装流水线的节奏声,门口保安对拉货司机说了句重庆话:“要发财哒!”是否真能发财,数字说话——前三季度隆鑫归母净利润16.2亿,同比增速高达80.26%。一时间,春风动力那边14.2亿净利、30.9%的增速,不免有点像车流高峰期被卡在三环。

如果你是隆鑫董事会成员,面对86亿现金如同面对一座装满汽油的油库,既心安,又有些小心翼翼。“万一哪天市场变天了呢?”这是制造业的职业病,也是理财经理深夜会自言自语的梦话,但隆鑫似乎暂时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这波逆袭有迹可循,看似偶然,背后却是精心设计的“结构性重生”。

隆鑫逆袭带动行业变局,宝马合作带来新机遇,出口业务持续发力-有驾
隆鑫逆袭带动行业变局,宝马合作带来新机遇,出口业务持续发力-有驾

追溯到2024年底,整个摩托圈心头一震,像是在警戒线内听到一声枪响。隆鑫重组,宗申新智造成为控股股东,左宗申接棒,一系列动作一炷香时间内落实,繁复债务像仓库废品一样被逐项消化。左宗申——这个在行业里从零部件小打到多元化霸主的重庆老炮,手握装备进场,有人戏谑他是“资本消防员”,灭火灭得还有点温情。

但宗申的介入,最大的价值还不止于帮忙还债。2024年隆鑫和宗申摩托车销量分别高达180万辆和154万辆,是二三号种子选手。你可以想象两家小吃摊突然组成了火锅连锁,这种如同DOPAMINE分泌般的联手,产能和渠道全都升级,一夜之间成了行业版“霸王餐”。更何况宗申供应链和全球资源甩开大盘,隆鑫原本最缺乏的养分,一下子补了个足。

变化最直观的点,莫过于分红。此前分红率30%,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换帅头一年直接猛灌分红,豪掷8.2亿,分红率上到73.3%,还给董事会授权能提前分蛋糕。股东大会席间,有人忍不住问:以后还能这么“豪气”吗?管理层不动声色,爱分多少分多少——专业两字,长在了脸上。

财报细看,2025年中期账上躺着近86亿现金,有息负债才3亿出头,短期借款只有100万出头,这种“有钱没债”的状态,不亚于救护车进厂,一路绿灯。更有意思的是,隆鑫现金循环天数常年为负,说白了就是一边花别人的钱,一边赚自己的钱。净现比始终大于1,利润不是账面游戏,是货真价实。要是金融圈里的老会计看了,能感动到落泪。

所有这些底气,其实真正的金矿还藏在出口业务里。春风动力靠全地形车玩“产品多元化”,钱江守着内销强市场,但隆鑫的王炸一直是出口业务,连续19年出口行业第一,无人撼动。这并不是靠“量大便是美”,而是早在2005年和宝马达成战略合作,专供650cc以上大排量发动机,连宝马都吃隆鑫饭。一份订单可以养活一家工厂,更重要的是借着“德味技术”,加速吸收高端制造基因。这套操作,别说摩托车圈子,机械行业都认。

2024年双方一口气续签20年深度协议,隆鑫还帮宝马代工C400,未来的F450GS上的450cc双缸引擎,也是双方联合开发。“中国摩托第一大出口”的帽子不是白戴的。而无极品牌的爆发式增长,把外贸渠道玩成了战术核武。2018年亮相的无极,批量爆品覆盖踏板、巡航、拉力,海外布局也比东亚大厂们更狠。

到2025年上半年,无极在海外1292个网点,欧洲市场1957个铺开,把自家产品堆满西班牙小卖部,光当地踏板SR16就卖了4622辆,一度成为“进口车里的国产王”。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全都见到了市占率一点一点爬升,连宝马有时候都被拍在沙滩上。海外搜索量同比增长超70%,从谷歌到whatsapp全都能找到隆鑫的痕迹。

有这一堆“真金白银”,隆鑫摩托车业务营收2025年上半年58.35亿,出口表现尤其亮眼。无极系列出口收入达11.9亿,同比增长83.31%,出口比重远超六成。全球250cc以上市场550万辆规模,比国内市场大9倍,靠出口赢下中场,上半场已经领先身位。

这还踩准了整个行业趋势。以前摩托只是苦行工具,现在被“玩”出了娱乐属性。中大排量车型成了潮流,2025年前四月国内250cc以上销量激增38.7%,总量和欧美还差5-10倍空间。隆鑫的布局刚好卡在黄金切口。其市占率稳步从2022年的9.2%到2024年的14.2%,这些数字背后,是短跑冠军的肺活量。

更夸张的是800cc以上大排市场,2025年单月0.16万辆销量,占全国76%。谁说国产就不能玩高端?重庆这座“摩都”,1-7月出产值就627.5亿,全年破千亿板上钉钉。政策加持,产业升级,隆鑫站在夺冠的跑道上。

回头看这场逆袭,像刑侦片里一桩案子的反转——越是线索密集,越是动机清晰。资本注血、宝马合作、全球化品牌、市场风口,全都在一个年度混合发酵。但制造业的黑色幽默是:你以为坐拥现金就高枕无忧,下一轮洗牌谁能稳住,还得看技术和渠道下沉的耐心。昨天的行业第一,今天可能连榜单都进不去;而低调的“问题公司”,在风向一变时,会突然跃升为掌控者。

隆鑫如今招招见血,分红给力,账上烫手现金,行业地位堪比“带刀侍卫”。但下一盘棋未尝就都在手里,宝马如果有新想法、全球市场再来合作黑天鹅、不确定性始终是制造业的底色。

隆鑫逆袭带动行业变局,宝马合作带来新机遇,出口业务持续发力-有驾

你说这逆袭讲得清楚吗?资本运作厉害,技术合作牛,市场爆发正当时。但问题来了,假如某天风险反扑,隆鑫的“现金牛”体质能撑多久?国内产业升级大潮过后,出口战略还能无懈可击吗?制造业的英雄故事,难道总是周期轮回,却没人能一直主角?

或许,摩托圈的下一个悬疑还在后头。不着急揭底,毕竟,谁都想听故事怎么发展。你怎么看现金和技术的权力游戏?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