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越南的街头跑的基本都是日本铃木、雅马哈、本田的摩托车,中方企业想冲进越南市场,和日企一比高低,那难度简直像登天一样。不过,随着电动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切正发生着180度的转变。说白了,越南把成为低碳国家当成目标,想方设法推广电动车,取缔那些污染环境的燃油车。
观察者网说呀,越南已经着手推行禁摩令,从2026年7月开始,就得在河内、胡志明市这些核心区里,限制摩托车的通行。对此,日本那边可是挺紧张的,日本驻越南的大使馆也赶紧写信给越南政府,提醒他们考虑一下日企的处境,建议至少要给个两到三年的过渡期,要不然,大量的企业可能得倒闭,失业问题也会变得严重。
日本官方这动作搞得明明知道不太可能完全办到,还偏偏要这么去做。
在电动车技术还没普及之前,人口大约一亿的越南,居然还拥有超过7000万辆的摩托车。几乎每个越南人都买过日本制造的摩托车,日系摩托车也成了越南街头的代表之一。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汽车领域,我去过的许多国家,街上还能看到丰田、本田、三菱等日本公司的燃油车。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面对电动技术的崛起,燃油车技术只能说是逐渐让位了。如果各大车企不赶快适应市场的变迁,及时转型,早晚会被时代淘汰也说不定。还得问问,日本车企为什么没跟中国一样加快步伐搞电动技术呢?牛姐觉得,原因大概有这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点,日本在技术积累方面还不够充分。
要知道,中国早在2000年就把发展新能源车定为国家未来的重要战略,为此投入了上万亿资金进行研发,支持企业不断试错,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幸亏天道酬勤,到了2020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电动车企业终于打破了长期固化的燃油车市场,把新能源车推向了中国各地,甚至销往全球许多角落。
在那个时候,日本、德国、法国、韩国都还在坚持燃油车技术,不愿意跟上市场的节奏,结果也为今天很多国家偏爱新能源车、少用燃油车埋下了伏线。说到底,越南推出禁摩令,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跟国家政策关系不大;而日本的反应就显得有点过头了。
第二点,推动电动技术的过程中,离不开像镨、镧这些稀有元素,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对此也是毫无办法。
中东有石油,中国拥有稀土!大约20年前有人就预测过这事,意思是说未来稀土的价值可能会超越石油。毕竟,能生产石油的国家还挺多的,但搞出大规模稀土提炼能力的国家就少得多。挺好运的,中国掌握了全球超过九成的精稀土提炼产能,还在电动车这块新兴产业里占据绝对的话语权。
一辆紧凑型的新能源车,可能会用到二三十斤甚至更多的稀土,而一辆燃油SUV,除了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部位需要稀土,其他部分基本上都能用钢铁、塑料啥的替代。技术路线不一样,导致中国在这方面占了明显的优势,反观日本、韩国、德国这些传统燃油车大国,就只能跟在中国后边“跟跑跑”。
很明显,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老旧技术只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它们曾经统治过市场。作为工业大国,日本理应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他们该做的不是阻挠越南发展电动车或电动汽车,而是想办法支持越南成为低碳国家,别当挡路的,那就太没头了。
还有呢,越南一亿人口的市场应该“归”于中国,现在在越南市场热销的Vinfast电动车和电动汽车,基本上都用的是中国的技术和零件,越南其实就像个组装工厂一样,和真正的电动车、电动汽车生产大国没啥直接关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