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准备科目一,真是觉得复杂得很。每次打开题库,都感觉这次一定会出错。我特别记得有次考试前,跟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超载就像买菜,提多了就会怕东西掉。你别以为只超点点就没事,超多比例,扣分就比你想象的严重。
说到超载,我脑海里立马浮现那辆货车。去年我朋友做司机,他遇到一单,就超了50%以上的载重。货车上堆得像山一样,他还笑着说:这次怕不是凉凉。结果,扣了6分,还被罚了200块。好在他反应快,又不在超载边缘徘徊,要不真要挂掉,心疼的钱都快赶上修车费。
超载的比例真不好估,不知道算超了没。估摸着,超30%,那一两分还行,但一旦超过50%,可是要扣到6分,扣得我都心惊肉跳。就像有时候你买菜,称重不准,结果买了个多余的,最后亏得慌。是不是很多人对这个比例不敏感,只觉得没超几斤,超30%就算危险。
接着,超员这个事我以前一直掉以轻心。7座车的界限真晕。有次我坐朋友的七座SUV,司机是个老司机,他边开边说:超员20%-50%,只扣3分,超50%才要9分。我当时心一紧,心想:闯这个超员坎,是不是平常坐个四五个人就很危险?可是我翻了下笔记,发现7上69、7下36这个口诀还挺好记——座位数+比例对应扣分。超员占座的20%,就算比较轻,没事;但要是超到一半,我估计就崩盘了。
你觉得超员超得快,还是超载更可怕?我觉得超载更容易察觉,但超员的危险在于,司机可能忽略了车内空间有限。我那次还在想,超员其实和我们拼车一样,一不小心就满了,下一秒就窜出个新问题。
然后是超速。这我最有经验。普路和高速的超速扣分差距挺明显,我记得反复强调,普通道路超速20%-50%,就是3分,超过50%,就是6分。而高速的话,超20%-50%,就6分;超50%以上,竟然高达12分!我一直觉得高速超速更危险,但没想到扣分还高得一逼。这口诀36和612,挺形象,提醒我高速超速扣分厉害,万一开快点,要想清楚。
说实话,速度这个事,很多情况都存在没注意。我曾经开高速,前面车突然变线,差点追尾。那瞬间,我真觉得,超速的分数除了扣得快,还能提醒我:放慢点,别玩死自己。
高速操作那点我也一直记得。记得有个进左离右的口诀。每次上高速,我都惯提前点转向灯,不能空转。进入高速,得点左转;下高速,点右转。有次我错点了,才意识到,操作还挺重要。高速进左离右其实也是生活里的顺序原则。开车,注意操作的细节,就是安安全全的关键。
哎,真心觉得,科目一那些题,不仅仅是记忆,更是对驾驶惯的提醒。你说,那些细节,比如转向灯用对了,超速别超过那么多,超员超载都得注意,都很生活化。
这个过程让我想起不同的操作练,从淘宝买个车模到看新车评,说不定哪天,我还得面对超载超员这些真人版的挑战。也让我想到一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朋友圈照片,那天翻到一张朋友的车照片,他在后座拍照,旁边还摆了个大袋子,明显超载。问我:车子还能跑吗?我也只是笑。这种微尺度的超载,可能平常不明显,但细想一下,超了30%,也差不多算超载满分了。你会不会觉得,平时忽略的细节,真是随时都可能炸锅?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在猜,这些规则如果落实到生活中,不就像我们做事,要有边界感么?超载、超员、超速,都是在提醒我们:挣快钱别太急,别贪多了。
总结一下,考题会常出现这些点。学它,就是等于帮你把平常用车的安全感转成一套硬规矩。记得有次跟朋友聊,他说:你别看扣分就那么点,但一旦真出事,赔偿、责任都不是小事。这话我一直记着。
你有没有觉得,这些细节规则,其实蛮像我们生活中的潜规则?多留心点,万一某天能帮你避免尴尬甚至危险的情况。
考点背得好,不代表开车就一定没问题。但多了解点,少点盲区,不也挺好吗?你觉得,到底哪个规则最容易忘?我猜,很多人对高速离右离左一类的操作,容易搞混。
留个问号:你平时都留意这些细节么?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