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CAAS)宣布其子公司荆州恒隆推出面向中国上主流市场新能源车型的后轮主动转向技术,目标覆盖约二十万元价位段。该系统以滚珠丝杠—螺母机构为核心,由控制单元融合车速与方向盘转角等信号,驱动执行机构精确调整后轮转角,在不同车速下自适应切换转向策略。
在每小时六十千米以下,后轮与前轮反向偏转,等效缩短轴距以显著减小转弯半径,提升窄路掉头与城市泊车的灵活性;当车速超过每小时六十千米时,后轮与前轮同向偏转,等效延长轴距以增强高速变道与弯道稳定性,抑制车尾摆动并优化循迹性。
新系统采用左右独立双电机架构,可分别控制两侧后轮转角,在湿滑路面、紧急变线与非对称附着等工况下实现更精细的姿态管理。荆州恒隆已建设专用产线,并为多家整车厂开发匹配方案,样件进入客户道路与台架测试阶段。
该技术曾在2025年上海车展以整车动态演示亮相,吸引主流车企关注,并与多方深化合作。公司表示,随着国内电动化与电子电气架构迭代提速,后轮主动转向正从豪华车配置向上主流细分市场渗透,有望与前轮电动助力转向及底盘域控制协同,构成量产可及的“智能底盘三件套”。
CAAS首席执行官吴奇舟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新能源车型占新车销量约半数。后轮主动转向将补强公司在智能转向与高级驾驶辅助相关产品组合,服务包括一汽、东风、比亚迪、奇瑞等国内客户,并面向北美的Stellantis与福特等合作伙伴,以规模化供给带动成本下探与功能普及。
行业层面看,后轮主动转向与线控底盘的协同正加速:一方面,在中大型纯电平台上,电池包占据车身下部空间导致轴距增大、车身变长,低速反向相位转向能弥补城市可达性与泊车半径的短板;另一方面,与域控融合可在高速同向相位下提升侧向稳定裕度,为高阶驾驶辅助的轨迹控制预留更大冗余。随着国产供应链在执行机构、传感器与控制算法上的成熟,该技术的装车门槛正在被系统性拉低。
总体而言,荆州恒隆的后轮主动转向量产路径呈现“豪华技术平民化”的清晰趋势:以双电机独立控制与标准化接口适配为抓手,面向上主流新能源车型快速铺开,在真实城市工况与高速通勤场景中兑现小半径操控与高稳定性的双重价值,并为中国智能底盘产业链的规模化与外延化奠定基础。(文:星河观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