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今年车市都卷成啥样了,福特那个老牌子,我都以为它要歇菜了,结果它突然就炸了。
就在九月底,他们说要搞一个全新的销售公司,十月一号立马就开门了。你敢信吗,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那两个闹了七年的“冤家兄弟”给绑一块了。
这速度,简直了,透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欲。
为什么这么急,因为数据太难看了呗。今年前九个月的销量摆在那儿,长安福特跌了七个多点。江铃福特更惨,直接跌了三分之一!他们再不抱团取暖,估计就要被中国这个卷王市场给吞干净了。
要知道,以前福特也想让他们合并,早在2018年就试过。结果江铃福特死活不乐意,嫌长安福特管着他们,最后不了了之。
这次他们学聪明了,没让谁管谁。福特中国自己掏钱,搞了个百分百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谁也别吵了,老子说了算。那个新的管理层名单我瞅着,八个人,两边都塞了人,利益平衡得清清楚楚,才把这个事儿彻底镇住。
最搞笑的就是江铃福特。以前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这次为啥这么听话。
因为他们快破产了。
那个账单我瞅着都心惊肉跳,到六月底欠了快23个亿!光欠江铃汽车自己家的钱都快15个亿。这哪里是整合,这是找人来擦屁股,找救命稻草呢。
他们把销售权交出去,福特中国和江铃汽车一起给他们注资还债,等债还清了,江铃福特这个公司就注销了。甩包袱高明。它以后只管生产,销售的事儿交给新公司,门店一下从110家扩展到300多家,曝光量翻了近三倍,怎么算都不亏。
现在店里可热闹了。以前长安福特的店,现在都能卖江铃那边的烈马了。我听说山东那边的展厅,烈马的现车都摆上了。浙江台州那边的店,十一假期就开始卖长安福特的车了。
他们还想把门店名字统一改成“福特纵横”,听着挺高端的,把“长安”和“江铃”的标签全撕掉。那个经销商老高说得挺实在,以前客户问“你这是长安福特还是江铃福特”,他们还得解释半天。以后直接说“福特纵横”,省事,还显高端。
这个思路其实是学华为的那个卖车模式。你去华为店里,谁管是哪家造的,只认“华为”牌子。
你说他们内部得有多忙乱。那个在长安福特干了快十年的销售,现在每天下班了还得抓紧学江铃福特的车型,新的细节、配置,脑子都要炸了。
福特这次最大的赌注,就是那个电动越野车,叫“智趣烈马”。他们看明白了,中国市场现在爱露营、爱自驾游,硬派越野的需求在涨,新能源越野竞争还小。
福特在越野这块本来就有底子,猛禽、烈马口碑都在那儿。这次纯电版能跑650公里,增程版能跑1200公里,还能对外放电,露营煮火锅都没问题,这不就是专门戳中户外爱好者的心窝吗。
而且听说这款车的设计和研发,都是福特上海团队主导的,比以前那种直接把海外车型搬过来要更接地气。经销商老高已经盲订了十几台,就等定价了。要是能在30到45万之间,估计能卖爆。
问题是,市场真留给它蓝海吗?
现在电动越野已经有对手了,坦克400才28万多,方程豹5才25万多,都是走性价比的。福特自己新能源车的口碑还没立起来呢,那个电马,卖了四年,加起来还不到一万辆。这智趣烈马要是再扑街,福特的电动化转型可就彻底悬了。
现在这些合资品牌都在搞整合。丰田也是在悄悄地让两家店互相卖车。但福特这个做法最猛,直接成立全资公司把销售权收回来,是一种“一刀切”的搞法,适合短期止损。
但风险也大啊。门店都改成一个名字,老客户会不会以为是新品牌。而且380家店要砍到300家,那被淘汰的经销商要是闹起来,可就麻烦了。
福特这次的操作,是被逼出来的正确选择。现在就看他们能不能把经销商稳住,最重要的是,那个“智趣烈马”能不能真卖爆。
在中国这个地界,车企不进则退,福特这是在玩命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