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开幕,汽车安全攻防赛打响,杭州决战巅峰

如今,我们身边的汽车是越来越“聪明”了。

它们不仅能自己找到停车位、自动跟车,还能通过语音控制播放音乐、导航路线,简直就像一个会跑的智能手机。

但您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的汽车变得越来越像一台联网的电脑时,它会不会也像电脑一样,面临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开幕,汽车安全攻防赛打响,杭州决战巅峰-有驾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能通过网络远程打开您的车门,窃取您存在车机系统里的个人信息,甚至是,在您开车的时候,突然接管您的方向盘或者刹车,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发展道路上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

为了正视并解决这个难题,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大赛于8月14日至16日在杭州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大赛的名字叫作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而其中的重头戏,就是“汽车安全攻防赛”。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集结了全国顶尖网络安全高手的“实战演习”,他们要做的,就是对着一辆辆真实的智能汽车,想尽一切办法去“攻击”它,找出它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这在国内,是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直接用真车来进行攻防对抗的赛事,它的举办,可以说为我们未来智能汽车的安全性,上了一道关键的“保险”。

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开幕,汽车安全攻防赛打响,杭州决战巅峰-有驾

这次大赛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这个国内计算机领域的权威机构主办的,得到了像百度Apoll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众多顶尖企业和高校的技术支持,可见其分量之重。

在启动仪式上,来自CCF智能汽车分会的孙鹏博士就解释了举办这场大赛的初衷。

他提到,整个智能汽车大赛有两个核心,一个是这次的“汽车安全攻防赛”,另一个是“自动驾驶仿真赛”。

前者关注的是“盾”的问题,也就是安全防护,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所有智能功能的基础。

后者则是在虚拟世界里不断测试和完善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孙博士的话说得很实在,如果一辆车的安全都保证不了,那再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谁又敢放心使用呢?

因此,安全问题必须摆在第一位。

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开幕,汽车安全攻防赛打响,杭州决战巅峰-有驾

这次比赛的火爆程度也印证了这一点,光是安全攻防赛,初赛阶段就吸引了全国69支队伍报名参加,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有30支精英队伍进入了杭州的总决赛,这个参赛规模,创下了国内同类赛事的最高纪录。

那么,这场听起来非常高科技的比赛,具体是怎么比的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朋成副教授对赛制进行了解读,整个过程设计得非常科学,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赛,采用的是一种叫做“CTF夺旗赛”的线上比赛形式。

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场为网络高手们量身定做的“线上解谜夺宝”。

主办方会在网络上搭建一个虚拟的系统环境,里面预先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和技术难题,参赛队伍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像侦探一样去发现这些漏洞,破解谜题,最后拿到一个代表成功的“旗帜”(Flag)。

这个环节,主要是考验大家的基础理论知识扎不扎实,看看谁的“基本功”更过硬。

而真正的考验,则是在第二阶段的决赛。

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开幕,汽车安全攻防赛打响,杭州决战巅峰-有驾

决赛的战场,直接从线上搬到了线下,摆在选手面前的,不再是虚拟的代码,而是一辆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智能汽车。

这难度一下就提升了好几个级别。

在决赛现场,这些顶尖高手们要做的,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对这台车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测试”。

小到尝试破解汽车的无钥匙进入系统,看看能不能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打开车门;中到尝试侵入汽车的中控娱乐大屏,看看能不能篡改屏幕上的信息或者窃取数据;大到挑战终极目标,看看能不能通过网络,远程向汽车的转向、加速、刹车等核心控制系统发送指令。

这已经不单单是技术的较量了,更是对团队协作、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检验。

攻击方在绞尽脑汁寻找突破口,而车辆的“防守方”则需要实时监控,快速发现并封堵漏洞。

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紧张又激烈。

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开幕,汽车安全攻防赛打响,杭州决战巅峰-有驾

能站上这个决赛舞台的,自然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这30支队伍的来源也很有看头,可以说是汇集了我们国家在汽车安全领域的产、学、研三方面的顶尖力量。

其中,有38支队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包括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5所国内顶尖的“双一流”高校,他们代表了学术前沿的创新活力。

还有7支队伍来自各大科研院所,代表了国家级的科研水平。

此外,更有24支队伍是来自企业的实战派,其中不乏像绿盟科技、奇安信这样在国内网络安全领域响当当的头部公司,他们的队员很多都是常年奋战在网络安全攻防一线的老手。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参赛选手的年龄普遍都很轻,他们是网络世界里被称为“白帽子”的新生代力量,他们掌握着高超的技术,但目标不是为了搞破坏,而是为了发现和修复漏洞,让我们的数字世界变得更安全。

这场大赛,无疑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证明自己的绝佳舞台。

首届CCF智能汽车大赛开幕,汽车安全攻防赛打响,杭州决战巅峰-有驾

当然,这场大赛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分出个胜负。

它的意义要深远得多,可以总结为“以赛促练、产学协同、技术转化、人才培养”。

“以赛促练”,就是通过这种真刀真枪的实战对抗,来锻炼队伍,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产学协同”,就是让学校里搞理论研究的,和企业里搞实际应用的,能够坐在一起,面对同一个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技术转化”,则更加直接,比赛中发现的任何一个安全漏洞,都能马上反馈给汽车厂商,帮助他们及时更新系统、打上补丁,把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人才培养”,则是最核心的目标,通过这样高水平的赛事,为我们国家挖掘和培养更多既懂汽车工程又懂网络安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将是未来智能汽车产业安全发展的守护者。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安全就是这条产业链的生命线。

这次在杭州举办的全国汽车安全攻防赛,就像一次对全行业的集体“体检”和“阅兵”,它把潜在的风险摆到台面上,通过公开、透明的竞技方式,集合全社会最聪明的头脑来共同解决问题。

这不仅推动了安全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融合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向我们所有普通消费者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所关心的安全问题,正被整个行业以最严肃、最专业的方式对待。

随着这类赛事的持续举办,必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此,共同为我们未来的智能出行生活,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