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候倒闭?是烦还是怕?
李斌那句"老被人问候倒闭也挺烦"在社交媒体刷屏了。
不是我说,这话听着像抱怨,实则透着一股凉意——当一家企业开始在意"问候",往往是被戳中了痛处。
从数据上来看真不是网友嘴毒:2024年全年净亏224亿,流动负债压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率87%的警戒线红灯狂闪。更别提威马、高合接连扑街的血淋淋案例,市场有疑问很奇怪吗?
二、车主的面子值多少钱?
"你们朋友买了别的品牌,你买蔚来,公司混不好你也丢面子。"
李斌这话说得直白,道破了蔚来最值钱也最危险的资产——用户情感捆绑。
蔚来靠NIO Day、用户信托玩出的社群文化确实独步江湖,转介绍率碾压同行。但这套模式正在反噬:乐道品牌因负面舆论遭遇40%订单流失,老车主对降价、服务缩水的抱怨声越来越大。
当车主把个人社交声誉押注在企业存亡上,这关系还能纯粹吗?
三、四季度盈利?不是选择题是生死线
"必须实现"四个字砸出来,听着像军令状,实际是现金流告急的求救信号。
看看蔚来的三板斧:裁员10%省人力成本,暂停电池自制甩掉重资产包袱,拉上长安吉利共建换电站分摊压力。
但最关键的胜负手还在子品牌阿尔卑斯——主品牌困在30万+高端市场难走量,它得在20-30万红海杀出血路。
可现实骨感:特斯拉Model Y月销5万台横在那儿,乐道9月1.5万辆的交付量刚追平蔚来主品牌。
要填平研发换电的千亿窟窿,这点量杯水车薪。
四、2025生死劫:高端梦撞上现金流墙
新势力淘汰赛打到这个份上,谁还信"未来可期"的童话?
理想盈利但增收不增利,小鹏极氪同样把盈利死线定在今年四季度。
整个行业从烧钱冲量转向抠利润,蔚来却是背着最重包袱跑马拉松的那个。
李斌赌的不是单季盈利数字,而是"蔚来模式"的生存合法性。
换电网络和用户服务构筑的护城河,需要日均1600万的现金流才能维持运转(按年亏224亿折算)。
当资本市场对亏损故事彻底脱敏,四季度若交不出正值报表,崩塌可能始于某家供应商的断供通知。
写在最后:
蔚来这场豪赌没有退路——成则证明高端路线能跑通,败则成"中国特斯拉"梦碎的最大标本。
用户的面子、员工的饭碗、投资者的耐心,都押注在接下来八个月的刀尖舞步上。
只是对持币观望的消费者,我多句嘴:企业存亡不该是购车决策项,你买的终究是车不是股票。
(注:文中财务数据来自蔚来年报及行业研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