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青藏线上,张寿栋叼着半截烟,盯着仪表盘愣神。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在半路抛锚了,修车师傅说要换个新发动机,得花两万多。
他狠狠嘬了口烟,把烟头弹出窗外,火星在漆黑的山路上划出一道弧线。
"这破车,修车的钱都快赶上买新车的首付了!"
上个月在货运市场闲逛时,一辆锃亮的新车吸引了他的注意。那宽大的驾驶室门板上印着醒目的"大G-LNG"标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销售员是个实在人,见他对这车感兴趣,二话不说就掏出钥匙:"试试?这车的内饰跟头等舱似的,跑长途一点都不遭罪。"张寿栋半信半疑地坐进去,刚系上安全带就愣住了——驾驶室宽敞得能打太极拳,座椅的包裹感比家里沙发还舒服。
"这车多少钱?"他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方向盘,心里直打鼓。销售员笑眯眯地比了个数字,比市面上同级别的油车贵了三万多。"贵?兄弟你算算账。"销售员掏出计算器一通按,"这车烧天然气的,一公里成本才五毛钱。你一天跑五百公里,一个月能省出半辆车的钱来!"
现在想想,那个销售员还真没忽悠人。自从换了这辆宽体大G,张寿栋的生活确实不一样了。上周跑西宁到格尔木的专线,全程八百公里一口气跑完,连口水都没顾上喝。要搁以前那辆老爷车,半路非得加两次油不可,光排队就得耗掉一个多钟头。最让他惊喜的是爬坡性能,那天拉着八吨建材翻越海拔四千米的山口,愣是没换抵挡,发动机哼着小曲就上去了。
同行的老李头一次坐他的新车,一个劲地咂嘴:"乖乖,这车得多少钱?坐着比我闺女那辆宝马还舒坦。"张寿栋乐呵呵地拍了拍方向盘,"关键是能挣钱!上个月省下的油钱,都够给媳妇买条金链子了。"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他特意做了个账本对比,同样的路线,比开油车一个月能多赚五千多。
记得有次在昆仑山口遇险,一群野牦牛突然窜上公路。那一脚刹车踩下去,整车八吨重的建材居然稳稳当当停住了,距离领头的牦牛不到两米。要换成以前那辆刹车软绵绵的老车,搞不好就得连人带货栽进山沟里。打那次以后,张寿栋逢人就说:"这刹车比强力胶还黏糊,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如今他的手机相册里全是这辆车的照片,有在雪山背景前拍的,有装货时拍的,连洗车都要拍几张发朋友圈。媳妇笑话他:"你这是娶了二房还是咋的?"他也不恼,乐呵呵地回怼:"这可比二房靠谱,至少不会跟我要彩礼。"玩笑归玩笑,这辆车确实改变了他的生活。从前年起,他的货运生意就像开了挂,去年全款在县城买了套房,今年正准备再添辆新车。
货运圈里最近流行一句话:"不怕活儿难干,就怕车不行。"张寿栋深有体会。前些年开旧车时,光修车就耽误了不少生意。现在有了靠谱的伙计,他终于能腾出精力琢磨怎么开拓新线路。前两天还接到个长途大单,对方特意点名要他的天然气车来拉,说是看中了省油又环保。
夜幕降临,张寿栋把车停在服务区,打开车窗点了根烟。远处雪山巍峨,近处车流不息。他摸了摸仪表台上贴着的全家福,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辆车不仅是个运输工具,更像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带着他们一家子从温饱线上一路狂奔,直奔小康而去。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