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一记昏招,没想到连累了欧洲车企

一场由荷兰政府引发的风暴,正在席卷欧洲汽车业。

说直白一点就是,荷兰坑了欧洲的汽车企业。

造成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荷兰蠢!

起因是荷兰眼红中国投资的企业赚钱,也是想要明抢,于是强制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股权。

对此,我们也没有惯着,直接采取反制措施,禁止安世中国生产的芯片出口欧洲。这个看似局部的争端,却让远在德国的大众汽车率先倒下——沃尔夫斯堡工厂被迫停产,畅销车型高尔夫就此停摆。

荷兰一记昏招,没想到连累了欧洲车企-有驾
图片

欧洲车企的“芯片软肋”

为什么中国一掐断安世芯片,欧洲车企就如此不堪一击?

产业链断裂是首要原因。今天的欧洲,根本没有大型芯片封测厂。德国英飞凌最大的封测厂在马来西亚,意法半导体的在深圳福田,安森美的在菲律宾。欧洲三大芯片巨头,竟无一家将主要封测厂放在欧洲。

这不是偶然。因为封装测试技术含量比较低,如果还将工厂建在欧洲这种工价比较高的地方,压根就没有盈利可言。

于是,这些企业都喜欢将厂将在亚洲这些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地方。

荷兰一记昏招,没想到连累了欧洲车企-有驾
图片

安世中国的不可替代性

安世中国工厂掌握了安世半导体70%的封测产能,每年出货超过800亿颗芯片。如此庞大的规模,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

就算安世半导体愿意投入重金在欧洲重建封测厂,欧洲车企也等不起。一辆普通燃油车需要500-600颗芯片,电动汽车需要1000颗,智能化电动汽车更是需要2000-5000颗芯片。

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最多只能维持20天。

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倒下

大众高尔夫停产,只是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接下来,欧洲其他车企也将会受到影响,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德国BBA,还有其他国家车企在欧洲投资的工厂也未能幸免。

荷兰一记昏招,没想到连累了欧洲车企-有驾
图片

汽车工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直接雇佣超过320万工人。如果停产潮蔓延,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动荡,还有大规模失业危机。

更深层的危机

这起事件暴露了欧洲产业的深层软肋:在全球化分工中过度依赖外部供应链,特别是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还只是芯片领域的反制。如果中国动用稀土这张王牌,整个欧洲半导体产业都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荷兰一记昏招,没想到连累了欧洲车企-有驾
图片

教训与启示

荷兰政府的短视行为,让整个欧洲付出了代价。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产业链早已深度融合。任何破坏合作共赢的行为,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欧洲车企的遭遇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在高度互联的世界里,没有人是孤岛。切断别人的供应链,最终会勒住自己的脖子。

现在的欧洲,正在为别人的错误买单。而这样的教训,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