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芯片卡住欧亚车企咽喉?德日巨头发出警示:全球都将被波及!

一颗小芯片卡住欧亚车企咽喉?德日巨头发出警示:全球都将被波及!

高速路上油灯亮起,心里那股慌张劲儿,全世界的汽车行业现在正集体体验。不是缺油,是芯片闹的幺蛾子。

这事儿起因不复杂,荷兰政府突然拍板把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业内传得热火朝天,有人觉得这是强硬操作,可没料到,这一下踩中了西方汽车产业最要命的位置。一家做基础芯片的小公司,平时看着不起眼,如今却成了所有人的痛点。

别以为只有那些超高端芯片才值钱,其实像安世这种专门生产车用“小零件”的企业,在现代汽车电子系统里分量十足。从发动机、刹车,到仪表盘和大灯,没有这些玩意儿,整辆车就趴窝了。关键是,这类产品还真找不到第二家能完全替代——市场基本让他们一家独大。

一颗小芯片卡住欧亚车企咽喉?德日巨头发出警示:全球都将被波及!-有驾

公司工厂多数设在荷兰,但有个细节很扎心:有80%封装测试环节全靠中国工厂搞定。简单说,就是东西在欧洲造好半成品,再运到中国加工收尾,然后再返销各地。这条链条少一个环节都不行,看似牢不可破,却也特别脆弱。

结果可想而知,中国那边直接反击,不让安世半导体出口任何货物。这倒不是赌气,而是现实摆在那里,人家的资产被冻结、管理层被限制,自然没人愿意白干活继续帮忙卖命。有意思的是,这种反制措施跟丢进池塘的一块石头一样,很快激起圈内涟漪,一浪接一浪传出去,把整个产业搅得鸡飞狗跳。

先坐不住的是日本那几位老牌巨头——日产、丰田、本田、马自达,都收到通知,说以后芯片交付时间没谱,断供风险随时可能爆发。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话说得重,“影响全球生产”,光听字面就够人头疼的。

一颗小芯片卡住欧亚车企咽喉?德日巨头发出警示:全球都将被波及!-有驾

德国方面更直接,大佬们向来喜欢开门见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一句话抛出来:“短期解决不了,就只能停产。”大众、奥迪、奔驰和宝马,要是哪一家真的因为缺这么点小零件停线,那影响比什么口号都吓人。在德国经济结构里,谁敢碰这些品牌?

一颗小芯片卡住欧亚车企咽喉?德日巨头发出警示:全球都将被波及!-有驾

瑞典沃尔沃CEO塞缪尔森倒是一副“不关我事”的态度,他背后老板本身就是中国企业。他嘴角带笑,说别人会中招,还顺便补刀:“你得比对手聪明一点,否则关门跑路的就是你自己。”听起来幸灾乐祸,不过也是事实,现在谁搭上中国供应链多一份安全感就多留了一条后路。不服不行,这种危机关口,该站哪队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被业内调侃成“回旋镖效应”。明面理由当然还是美国那套“安全担忧”理论,但尴尬的是,美国自己的主力车型同样离不开全球化采购。这么折腾下来,到最后坑的不只是别人,还有自己阵营里的伙伴。一场操作下来连盟友一起掉坑,美其名曰战略防御,其实搬石头砸脚算不上新鲜事,只不过这次动静太大,让大家都吃瓜吃到了苦味儿。

一颗小芯片卡住欧亚车企咽喉?德日巨头发出警示:全球都将被波及!-有驾

讲到底,这次风波彻底撕下了所谓单打独斗还能称霸天下的幻想。如果哪个国家还认为只要握紧某个产业链节点,就能掌控局势,那真是低估现代供应体系复杂程度。从设计研发(比如美国),到核心制造(荷兰)、再到封测流转(中国),每道程序掐死哪一个都寸步难行。有时候看着挺讽刺,你拥有全部原材料却没有厨师和食客,只能干瞪眼没法变现,好戏就在这里上演一次又一次。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今年买新车的人恐怕要开始烦恼排队等货或者涨价的问题,本来想着年底换台新能源SUV,现在说不好连订单什么时候交付都是未知数。“缺芯”两个字,从去年喊到了今年,也许很多人以为过段时间自然缓解,可事实偏偏越搅越乱,各国抱团取暖也挡不住这一茬又一茬的新麻烦冒出来。有些读者留言吐槽:买房容易买车难,以前还真没想过会遇见这种怪事!

更微妙的是,各国政府部门如今天天加班救火——德国经济部急召各大主机厂开闭门会议,日本厂家四处问有没有备胎方案;英国同行评估损失数据;有人甚至琢磨是不是该重组海外业务团队。但冷静想想,无论怎么折腾,如果不上谈判桌捋清合作规则,总归治标难治本。今年外贸圈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之一就是契约精神和信任红利消耗殆尽之后剩下什么?答案显然并不好受,每耽误一天都是实打实的钱包缩水,好几年累积下来的市场蛋糕分分钟易主,说句糙点的话,一觉醒来发现排名掉两位根本不足为奇,有时候摔倒爬起来再追已然太迟,又有几个资本玩家熬得到那个机会?

翻回来看看荷兰当初那么果决锁死安世控制权,也许压根没想到连带炸毁自己与亚洲主要客户之间几十年的默契。当年人人念叨自由贸易,如今兵戎相见般互设障碍,有点像剧院后台抢椅子的游戏,一旦音乐停止,总有人无座落败。而且越大的玩家摔跤响声越震天,中小型配套企业更惨,经常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两边不得罪但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也是无奈之举吧。不过从旁观视角来看,此番较量未必是谁占绝对优势,更像是谁抗风险能力差谁先叫苦认栽罢了,有些粉丝群早已讨论疯了一样预测各种版本结局,但最终还是拼耐力与资源厚度,比拼真正底蕴的时候来了,小动作终究撑不起格局啊!

目前来看,那些欧洲、日本传统豪强最盼望看到画面的,无非就是赶紧恢复正常秩序,不管彼此恩怨多少,至少保证流水线不断档,新款轿跑不要因为“一颗螺丝钉式的小元器件”拖延上市周期。不夸张地讲,每推迟一天投产不仅意味着利润缩水,更意味渠道商焦虑升级,再往深处走还有售后服务压力堆积如山。一句话概括现状,全世界范围内关于产业链稳定性的争夺战远没有结束,对抗情绪愈演愈烈,希望未来不会出现更多类似剧目循环播放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