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买车这事儿真没那么复杂。碰上朋友问我,55万,不纠结,买啥车?我脱口而出:奔驰。他说:那40万呢?我答:宝马,没跑。这话音刚落,另一个朋友插嘴,那35万你觉得咋样?我想了想:腾势N9,要能接受新能源,挺值。
这价格段,选车很有意思。先说腾势N9,这车我算是盯了半个月,不全是因为它叫‘腾势’,主要是性能和智能配置上真有点料。9月17号刚上市的2026款,三款配置,38.98万到44.98万,价格没变,但加了尊越型,这个40.98万的版本对比以前的选项丰富不少。
我不是那种盲目吹新款的,毕竟中期改款嘛,车身尺寸、内饰没大变化,重点就给了颜色和智能升级。刚才翻了下笔记,新增绿华银和蓝辰银双色车身,霜云茶单色看商务气质,跟之前深灰沉稳完全不是一回事。内饰也有新鲜感,金山棕色调,商务感蹭蹭往上窜。
说到智能,这消息让我朋友李师傅很感兴趣。他是修理工,平时嫌汽车系统复杂,他说:这玩意儿得好用还得靠谱,别搞一堆花架子。腾势N9这一点算是做得不错。全系标配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屏17.3英寸,还有副驾驶屏12.3英寸。重点是副驾零重力座椅中高配才有,实际用起来舒服是真的。
你可能问了,同样这价位的宝马X3、奔驰GLC,它们能做到这样吗?感觉吧,宝马和奔驰更注重驾驶体验,智能化这一块,至少硬件量上腾势N9碾压了,好像是纯电车的优势发挥。操作流畅度、功能互联上,腾势还把AI大模型和语音控制往车机深度结合了,不用麦克风也能唱歌,虽然我心里在嘀咕,这流量费谁出啊。
智能驾驶层面,N9搭载的天神之眼B系统能自动通过闸机,自动导航于车位之间,这功能放到市区高峰,得省多少事儿。我还听销售说,这技术让不少上班族直接爱上了进出停车场的感觉。别看价格没变,软件升级带来的便利,确实是实打实的加分。
动力表现上,别忘了N9的百公里加速3.9秒,这数据在35万左右的SUV里,真算猛。厂里工程师说,防晕车系统的玩法是联动底盘、动力、座舱,它得到了某权威机构认证,不过我没深入查那个机构的具体标准(这是估算,样本少),至少从实际体验看确实有效,坐起来不像传统电动车那种颠簸感,乘客反映不错。
对比过去我认为的电动车续航焦虑,N9这次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还真没让我觉得特别难受,应该是供应链这边用了新一代电芯,生活比喻就是:把早前抻得老长的皮筋换成了弹力好又耐用的新橡胶圈,断裂率低,拉得更稳。供应链这玩意,各家都挺头疼的,但腾势这回看组装调度做得还算顺。
说到供应链,我得稍微踩刹车。前面讲得有点绝对了,毕竟新材料和智能硬件成本,往下压幅度有限。销售一哥跟我聊过,他怀疑未来即便腾势把车价拉低2万,利润压得太紧,服务和体验会不会跟上?这点挺现实,他说:买车不是光买配置,更是买后续。
讲到这里,估算下驾乘成本,腾势N9日常电费算下来,百公里充电费用大约30块钱左右(体感),比燃油车节省不少,长期看保养也简便些。但保值率,我心里也没太底,毕竟新品牌和智能化带来的风险还在,市场对这类新势力车型的接受度波动不小。
倒是有意思的是,高圆圆代言这车,弄得我朋友小郭说:要是她开着,大家都会认为这车真的稳。某种程度上,明星效应不光是形象背书,也折射了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但我没觉得这能替代实际用车体验。
然后我突然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奇,那些智能功能和辅助系统,像是自动停车、手势开门,实际碰瓷、堵车里能不能真派上用场?我倒是觉得,别指望它全能,得看具体场景,高科技玩意儿用得顺手才叫真香,否则就是花哨。
还有一点我有点心里嘀咕,腾势这样配,未来软件升级依赖啥?无线更新?那网络支持力度得跟上,不然智能驾驶升级卡壳,不就尴尬了?(这段先按下不表)
回头再拿40万左右的宝马X3和奔驰GLC对比,这些传统豪车在内饰用料和品牌调性上优势明显,但在智能大屏尺码和AI应用上,腾势2030重点押的那一波还是先跑了个头,经济条件允许时,难怪有人挑。
买车这事儿还真得 consider个用车刚需到底是什么。35万买辆性价比和智能配置都领先同级别的腾势N9,懂的人会觉得值。反正这帮车商也知道,普通用户眼光越来越挑,智能化和驾乘舒适成了杀手锏。
说到这,你对这些智能配置的耐用度怎么看?用过类似自动泊车的,心里是喜欢还是偶尔嫌麻烦?咱们别光看参数,最后还得多坐几次才知道。有点像高圆圆说的,真正让她心动的,不是花哨,而是能信赖的细节,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