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三菱汽车要彻底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听了都觉得有点感慨。
毕竟,这个品牌在中国也待了快三十年了,尤其是那款硬派越野车帕杰罗,曾经是不少人心中的“梦想之车”。
一个这么有分量的汽车品牌,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这背后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决策,而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说三菱和中国的渊源,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
那时候,咱们国家自己的汽车工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动机技术,这可是汽车的“心脏”。
很多车企能造出车壳子,但就是造不出一颗强劲又可靠的“心脏”。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三菱带着它的发动机技术来到了中国。
这对于当时嗷嗷待哺的国产车企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那时候,包括长城、比亚迪、奇瑞、吉利在内的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在早期发展阶段都或多或少地用过三菱的发动机。
位于沈阳的航天三菱发动机厂,在当时几乎成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动力心脏供应基地”,最火爆的时候,一年能卖出去八十万台发动机,这个数字在当时是相当惊人的。
可以说,三菱在客观上扮演了一个“老师”的角色,用自己的技术帮助一大批中国车企完成了最艰难的原始积累。
除了输出技术,三菱自己也把看家本领带到了中国。
其中最响亮的名号,莫过于帕杰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山猫”。
在那个私家车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帕杰罗凭借其强大的越野性能和硬朗的外观,迅速成为了成功人士的标志之一。
它不像现在的城市SUV那么娇气,是真的能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硬汉。
据说在路况极差的可可西里,帕杰罗也能应付自如,这为它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在很多人眼里,开上一台帕杰罗,不仅代表着财富,更代表着一种征服自然、敢于挑战的精神。
靠着卖发动机和卖帕杰罗这两手,三菱在中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但是,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迟早要被淘汰。
问题就出在这里,当年的那些“学生们”都长大了,而且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当长城、吉利这些品牌靠着三菱的发动机站稳脚跟后,他们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于是,它们开始投入巨额资金搞自主研发。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吸收了先进的造车技术和理念;长城则深耕SUV领域,推出了像哈弗H6这样的国民神车,后来又打造了坦克系列,在硬派越野这个三菱曾经的自留地里,做得比三菱还要出色;而比亚迪更是直接选择了新能源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
就在这些昔日的“学生”们奋起直追、日新月异的时候,三菱这位“老师傅”却似乎按下了暂停键,开始原地踏步。
它的发动机技术更新换代非常缓慢,当国产车企的发动机在热效率、动力参数上不断突破时,三菱还在吃老本。
反映到具体产品上,就是车型老旧,缺乏亮点。
更让消费者无法接受的是,它的产品配置和智能化水平,与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严重脱节。
到了2020年以后,你走进广汽三菱的4S店,会发现他们卖的车,内饰设计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中控屏幕的清晰度甚至比不上几百块的国产手机,车机系统反应迟钝,功能简单。
这种产品力,在面对那些设计新潮、配置拉满、大屏遍布的国产车时,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真正给广汽三菱的棺材板钉上最后一颗钉子的,是它在新能源转型上的犹豫和失策。
当整个中国汽车市场都在向电动化、智能化飞速狂奔,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的时候,广汽三菱直到2022年才后知后觉地推出了一款名为“阿图柯”的纯电动车。
然而,这款车并没有展现出三菱自己的技术实力,它实际上是广汽埃安V的换标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壳车”。
换了个壳子,却定了一个二十多万的高价,这显然是对市场和消费者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结果毫无悬念,阿图柯的月销量长期只有几十台,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这次失败的尝试,不仅没有挽救三菱的颓势,反而加速了它的崩溃。
最终的数据是冰冷的。
到了2023年,广汽三菱的账面亏损已经高达十四亿元,工厂停产,员工解散,走到了穷途末路。
最令人唏嘘的一幕发生了: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广汽三菱工厂,最终以一元钱的象征性价格,转让给了广汽埃安,后者正是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那个曾经为中国汽车工业输送了无数“心脏”的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厂,也早已物是人非,其部分厂房如今已经转型,变成了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电池工厂。
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戏剧性的轮回。
当年依靠三菱技术成长起来的中国品牌,如今不仅在市场上超越了它,还接管了它留下的生产线,并将其改造成了通向未来的新基地。
三菱的退出,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失败,它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合资品牌可以仅凭一个标志、一项老旧技术就能在中国市场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中国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任何不思进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参与者,无论你过去多么辉煌,最终都只会被无情地抛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