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谈性能,穷人算月供:一辆红旗H5撕开的消费真相

最近有个话题,坏了菜了,说一辆十几万的红旗H5,普通人得努力一年又一年。

我一看,乐了,这不是典中典之当代社畜“道心考验”吗?十几万,一个听起来好像努努力就能摸到,但真让你掏钱,你手能哆嗦得跟雷电法王杨永信见了磁暴线圈一样的数字。这事儿魔幻的点就在于,大家终于不装了,摊牌了,开始公开讨论自己就是那个需要“一年又一年”的普通人,而不是互联网上人均法拉利、下楼拿快递都得开宾利的那种赛博贵族。

来,咱们先把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术语放一边,算笔账,一笔能让三体人看了都想撕掉降临计划的实在账。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进了个不好不坏的公司,一个月到手八千块。这个数,在很多城市,听着是不是已经人模狗样了?挺好的。但你别急,生活的“降维打击”马上就到。房租或者房贷,一个月干掉两千;吃饭交通通讯,一个月又干掉两千;偶尔跟朋友同事吃个饭、随个份子钱,或者给爹妈买点东西,一个月再干掉一千。

现在还剩多少?三千。每个月能稳稳当当存下三千块的,朋友,你已经不是普通人了,你是特种兵,是都市传说,是你自己人生的MVP。

就按这个特种兵标准,一年你能攒下三万六。一辆十五万的红旗H5,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费,落地小十七万。你的首付大概需要五六万,也就是你一年半不吃不喝不生病不社交的全部血汗包浆,哐当一下,没了。剩下的车贷,每个月三千多,好家伙,你未来两到三年的奋斗,直接被预订了。你的人生,从自由模式切换到了还贷模式。

富人谈性能,穷人算月供:一辆红旗H5撕开的消费真相-有驾

所以你看,买车这事儿,有时候跟努力关系不大,关键看你爹妈努不努力。开个玩笑,但好像又没完全开玩笑。

这就是“普通”两个字的分量,它重得能让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网上那些人,聊车都是什么V6、V8,什么零百加速、什么底盘调教。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买车只有一个核心指标:我这个月的工资,还完车贷,还够不够给孩子报个补习班。

你以为你买的是一辆车吗?不,你是在给自己请了个爹,一个烧92号汽油、每年要交保险、时不时还得换机油的爹。你以为你拥有了说走就走的自由,实际上你是给自己焊上了一个移动的牢笼。从此以后,你不敢随便辞职,不敢和老板顶嘴,因为每个月银行的催款短信比你妈的电话都准时。

富人谈性能,穷人算月供:一辆红旗H5撕开的消费真相-有驾

凭什么!凭什么有的人出生就在终点线?

当然,有人会说,你干嘛非要买车?挤地铁不也挺好?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逻辑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样,充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智慧。在没有孩子的二人世界,挤地铁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当你左手抱着娃,右手提着婴儿车,天上下着雨,看着一辆辆网约车在你面前扬长而去的时候,你就悟了。你需要的不是一辆车,你需要的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属于你自己的铁皮罩子,一个能把你和家人的狼狈与整个世界的恶意隔开的结界。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算命的,对着年轻人的钱包指指点点。但没办法,现实这个B,就是这么个情况。

说真的,有时候我还挺怀念我那辆破二手捷达的,虽然夏天没空调,但冬天漏风啊。

所以,这事儿就出现了奇妙的品牌玄学分歧。有的人买奔驰,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我混得很好”的社交信号,是一种信仰充值。而我们普通人买一辆红旗H5,图的是啥?图的是它空间大,能装下我妈给带的土特产;图的是它看着大气,开回老家有面子;图的是它至少是个国产大品牌,坏了修起来不至于让我把裤衩都当了。

这两种消费逻辑,压根不在一个服务器里。人家玩的是“品牌养成”类游戏,我们玩的是“生存RTS”。所以别去跟人家比,没意义。人家开保时捷去打高尔夫,那是生活;你开红旗H5去见客户,那是为了活着。

但活着,不丢人。靠自己双手,一分一厘,给自己和家人拼下一个移动的堡垒,这事儿不但不丢人,甚至有点像修仙小说里的剧情。

别人是仙二代,出生自带顶级功法和先天灵宝。你呢?你就是个无名小卒,功法是公司发的《上班族基础吐纳法》,唯一的法宝,就是这辆你用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和忍气吞声的瞬间,一砖一瓦炼出来的“板砖车”。它飞得不快,也不够华丽,但它结实,耐用,关键时刻能给你挡刀。

富人谈性能,穷人算月供:一辆红旗H5撕开的消费真相-有驾

当别人御使着祖传的“诛仙剑”在天上呼啸而过时,你开着你的“板砖车”在地上缓慢而坚定地前进。怎么了?板砖拍人也疼啊!就问你怕不怕?

最终,你会发现,让你感到踏实的,不是这辆车本身,而是那个能够通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最终把它开回家的自己。

这个自己,才是你最强的金钟罩铁布衫。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