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篇暴击:三年最惨财报的残酷真相
刚出炉的三季报把广汽钉在了热搜上:前三季度净亏损 43.12 亿元,同比暴跌 3691.33%—— 这是其上市以来最差的三季度表现。更扎心的是 Q3 单季亏掉 17.74 亿,亏损额同比还在扩大 27%。
但几组反差数据藏着玄机:
销量环比增长 11.49%,营收环比涨 7%,亏损却收窄 1.8%;
在港股亏损榜高居第一的同时,海外销量逆势暴涨 36.5%。
这哪里是单纯的 “亏损”,分明是传统车企转型的 “刮骨疗毒” 现场。
二、三大病根:广汽的 “甜蜜负担” 与转型死穴
合资依赖症爆发
过去靠广本、广丰撑起 60% 销量的 “现金牛”,如今成了拖累主力:广本前三季度销量暴跌 27.58%,即便广丰同比增长 4.89%,也难填燃油车基本盘松动的窟窿。更致命的是,合资电动化转型太慢 —— 直到 Q3,广丰才把中国研发的纯电车型铂智 3X 送进全球体系。
自主冲高遇挫
曾仅次于比亚迪的广汽埃安,今年前三季度销量同比下滑 19.99%,月均销量跌至 2.5 万辆;高端品牌昊铂前 8 月仅卖 8992 辆,离 6 万年度目标差得远。缺插混产品、新老车型交接断层,让自主板块没能接棒合资的利润大旗。
价格战的致命反噬
为保份额,广汽被迫 “以价换量”:Q3 营收降幅(14.63%)远超销量降幅,单车收入持续下滑。更危险的是研发投入同比减少 2.79%—— 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竞速的关键期,“节流” 可能意味着掉队风险。
三、反转信号:亏损遮不住的三个突围动作
环比回暖透露出的韧性
连续两季度营收、销量双增长:Q3 自主品牌销量环比涨 15.09%,埃安单季卖 7.27 万辆,环比提升 18.13%,新车型 AION V Home 成 “救场王”。广本、广丰环比也分别增长 11.85%、8.43%,合资板块正触底回弹。
海外市场撕开缺口
1-9 月出口 9.2 万辆,自主品牌占比超 92%,还刚敲开英、波、葡等欧洲市场大门,计划 2026 年交付全球战略车型。比起单纯出口,5 座海外工厂 + 7 个中转仓的 “生态出海” 模式,更可能复制日系车企当年的成功路径。
技术卡位下的长线布局
一边亏损一边砸钱:2025 年研发投入将破 100 亿,ADiGO 智能驾驶覆盖 99.9% 道路场景,“星源增程” 技术打破续航焦虑。与华为合造的 “启境” 品牌明年上市,联合宁德时代的埃安 UT super 即将开卖,这些 “烧钱项目” 正酝酿新增长曲线。
四、结语:43 亿亏损是 “学费” 还是 “陷阱”?
广汽的财报像面镜子:照出传统车企 “合资失血、自主补位” 的普遍困境,也映出转型的正确姿势 —— 用自主的 “快” 对冲合资的 “稳”,用海外的 “增量” 弥补国内的 “内卷”。
但真正的考验在明年:启境能否复制问界奇迹?欧洲市场能否突破?研发投入能否转化为爆款?毕竟在汽车业,43 亿可以是转型学费,也可能是被淘汰的 “入门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