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只买三者+交强行吗?3个“自费”坑别踩,出事就晚了
车险只买三者和交强,真的够了吗?听起来省钱。省心。可一旦出事……钱包可能直接空了。
你是不是也这么想:反正交强险是强制的,三者险保别人,自己车坏了小修小补无所谓?大错特错。这种“精打细算”,往往在事故面前不堪一击。
先说数据。2024年全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的平均赔付金额已突破15万元。而三者险保额低于100万的车主,占整体投保人群的37%。注意——这还是“平均”。一线城市动辄百万以上的赔偿诉求,让100万保额都显得捉襟见肘。
你以为买了三者就高枕无忧?现实是:超出保额的部分,全部自掏腰包。一辆普通家用车撞上百万级豪车,维修费轻松破五十万。你保了200万?那如果撞的是劳斯莱斯幻影呢?维修报价单甩出来那一刻,心跳都停了。
这就是第一个坑:保额不足,差额自负。你以为的“足够”,在真实风险面前,可能是杯水车薪。
第二个坑更隐蔽——自己的车损没人赔。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开车撞了护栏,车子前脸全毁。或者暴雨天泡水,发动机进水……这些,三者险和交强险统统不赔。一分都没有。
你说“小问题我自己修”。可你知道一次中等程度的钣金喷漆要多少钱吗?6000起步。要是涉及大灯、前杠、引擎盖联动更换?轻轻松松过万。这还不算时间成本。请假修车?耽误上班?损失谁来补?
这时候你会后悔——当初怎么就没买个车损险?省那几百块保费,换来上万自费支出。值吗?
第三个坑,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附加险缺失带来的连锁反应。
比如,车上拉了朋友,事故导致对方受伤。交强险和三者险能赔一部分医疗费。但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失……赔吗?三者险通常有免赔项。你自己垫付?几千几万说掏就掏?
还有,车辆被盗怎么办?三者+交强,一分钱不赔。全责事故后对方索赔律师费、诉讼费,保险公司不承担?你得自己出。
更别说玻璃单独破碎、自燃、涉水导致发动机损坏……这些“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就是大麻烦。没有相应的附加险种,所有费用——实打实落进你的口袋。
有人说:我开车小心,十年老司机,从不出事。很好。但你能保证别人不出事吗?行人闯红灯冲出来。前车急刹你没刹住。高速上突遇爆胎……意外从不打招呼。
保险的本质是什么?是对冲不确定性的金融工具。不是“用不到就亏了”,而是“用了才避免巨亏”。
再算一笔账。一个30岁车主,驾驶一辆20万左右的SUV。全险(含车损、三者200万、座位险、附加险)年均保费约4800元。若只买三者100万+交强,约2200元。表面看省了2600。
可一旦发生一次中等车损事故,维修费8000。你实际多花了5400。这还没算误工、交通替代成本。更别说人伤事故可能带来的数十万赔偿缺口。
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你还觉得“三者+交强”是聪明选择吗?它像极了那种“健身房年卡只去三次”的消费心理——以为省了钱,其实是为侥幸心理买单。
真正的省钱,是合理配置保障。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不是赌运气。
三者险必须买。而且建议至少200万起步,一线城市或常跑高速的,直接上300万甚至500万。别犹豫。
车损险要不要?如果你的车龄低于8年,维修成本较高,强烈建议加上。它是对自己爱车最基本的尊重。
附加险呢?医保外用药责任险,强烈推荐。很多三者险拒赔非医保药品,而这部分费用可能高达总医疗费的30%。驾乘人员意外险,比座位险更灵活,保障更全。至于涉水、自燃……根据地区气候和车况判断。
记住:保险方案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条铁律——不要让自己暴露在无法承受的风险之下。
下次续保前,别再问“最少买哪几种”。而是问自己:“万一出事,我能承担多少损失?”
如果答案是“不敢想”,那就该重新审视你的保单了。
别等到事故后,才明白什么叫“后悔莫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