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挂着“三十万以下纯电轿车销量前三”的野心标签,悄悄溜进了我们视野,小鹏全新P7,这回打算玩点大的。
话说,电动车圈子每天新瓜不断,可像小鹏P7这样直接喊话要冲前三的,本来就不多见。
你猜,这是不是车圈版的“我要做打工人中的王思聪”?
按理说,八月这种天气,已经热得让人只想吹空调,但小鹏明显不信邪。
车还没正式上市,先来个遍地试驾体验,搞得粉丝们都快疯了。
你要说选这日子大张旗鼓推新P7,到底是有备而来,还是一时冲动,这还真有点挠头。
具体上市日定在8月27号——听说不到两天。
更刺激的是,车一发售,马上就交付。
物流小哥怕是得连轴转。
这送货速度,大概也只有真正被催单催怕的互联网新势力能这么干。
到底新P7行不行?
打从2019年上海车展初亮相,这车就被贴了智能轿跑的先进标签,2020年键盘党还在讨论,4月份就低调开启了交付。
要说哪年最辉煌?
翻翻历史数据,2021整整卖出去六万零五百多台,占了小鹏全年总量六成还多,2022也有五万九千台出头。
换句话讲,P7这台车,几乎撑起了小鹏半壁江山。
所以你说,它这个“销量支柱”的名头,有水分吗?
咱仔细看看,车市新贵,猛推新款,预售先搞个噱头,不明码标价,搞什么心理战?
但营销上,这招叫“锁单”你知道?
只要你愿意先放点小钱——99块——到手还能便宜三千,这算盘精得很。
没想到吧,这么一操作,六分多钟,订单刷了破万台。
这热度,像不像某些APP里限量秒杀那味。
话题点又来了,新P7主打“科技+美学”两手抓,继续扔钱砸设计。
这套路,听着咋有点熟悉,似乎现在不论做啥,科技和美貌都得双管齐下。
讲真,现在买电动车的年轻人,很多人除了要低碳高效,外形顺眼才是第一优先级,见怪不怪。
小鹏也算看透了这条梗,设计风格继续往年轻运动那块靠,毕竟没人想开着一台看着像“爸妈最爱”的老迈轿车。
不过说句心里话,外观、科技,固然重要,真正能打动人的,还是数据和体验。
这不,续航测试一出——3961公里,轻松把小米SU7的纪录给怼下去了。
试想下,电动车用户最怕啥?
电量焦虑!
你以为新车出来就得让人天天盯着剩余百分比焦虑?
小鹏可能不信那个邪,所以才玩起了不间断长测。
这种玩法,直接怼竞品数据,场面上挺能唬人的。
不过,4000公里是什么概念?
一句话,北上广深串个门都够你来回好几趟了。
问题来了,新P7定价到底能打不?
公司老大何小鹏自己在电话会上放话,说30万以内,P7必须进前三。
更狠的是,要挑战稳定月交付4万辆以上。
这可不是拍脑门吹牛,干不好这目标整个公司KPI都崩了。
做个小对比,眼下市场上最火的几款纯电轿车,动不动价格策略花样百出。
卷配置、卷优惠、卷金融政策,各种组合拳打下来,消费者最苦恼的其实是选谁有价值感。
新P7开打预售,没公布具体价格,但提前交个定金送抵扣,这种引导消费情绪的伎俩,多少显得精明。
不过赚不赚钱先不说,起码口碑热度起来了。
你说现在不卷智能化行不行?
早几年还在比动力、空间,现在全在卷智驾系统、语音助手、沉浸式大屏,AI都快成车标配了。
P7老早就有点智能化底子,这次新款如果真如宣传说的,体验升级、视觉辨识度再上台阶,爱尝鲜的年轻人怎么会不心动?
当然现实总会泼点冷水。
马上上新、立即交付听着爽,但后端服务、品控、用户维权,任何一环掉链子,吃瓜群众可不会放过你。
毕竟,交付几万台,和真真切切一万个用户点赞,中间水分还是有点大的。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P7这次把目光死死盯在“年轻人”这嘲上,是不是很懂消费心理?
但市场不是谁喊一句就能拿下的。
友商们都不是吃素的,比起过去三五年,现在用户已经练得多精了。
套路多了,谁还会轻易为花哨买单。
不过,正话反说回来,小鹏敢打这仗,多少也是背后有招牌的底气。
造车新势力的风口,风刮到今天,拼科技、卷颜值、跑数据,归根结底都在拼市占率。
P7扛起销量大旗,这次上市节奏跑得快,攻心的点还是准的。
交车即交付,图的是用户信任,不全是营销噱头。
说到未来,每个新势力都想着做第二个特斯拉,可谁能想到,赛道速度快到让人晕车。
P7能不能像第一代一样成为品牌的中流砥柱?
现在下结论真不太现实。
毕竟市场喜新厌旧,热度来得快,想守住可太难。
但小鹏这波,无疑在一众造车新军中卷出了新高度。
一句话,千军万马都想进前三,谁能笑到最后,得看交付、体验、服务三项齐飞。
用户用脚投票,数据才是见分晓。
你觉得,这一届年轻人会为新P7买单吗?
还是说,三十万价位,心里早有了更优解?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