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不装了,摊牌了。
最新的M817 Max+,36.99万,纯电续航直接给你干到215公里。这个操作,讲真,就是对着坦克700和豹8的脸疯狂输出,潜台词非常明确: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了,这是车圈的黑暗森林法则具象化,比的不是谁的车好,而是谁先发疯,谁的心态先崩。给一个体重奔着三吨去的钢铁巨兽,嗯塞进去一个能跑215公里的纯电模式,这是什么道诡异仙的剧情?就问你怕不怕?
这个逻辑就非常有趣。硬派越野,这三个字过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靠,意味着简单,意味着你在无人区抛锚了,随便找个二愣子都能给你修好。但现在呢?现在是“科技与狠活”。猛士这个操作,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荒诞的表演艺术。它在用行动告诉你,未来的硬派越野,不是比谁的四驱更牛,不是比谁的差速锁更硬,而是比谁的“移动压缩毛巾”更大。50.4度的电池,CLTC续航215公里,综合续航1365公里。这数据往外一扔,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你以为它在跟你聊越野?不,它在跟你聊修仙。发动机是“肉身”,电池是“法宝”,华为那套ADS 4.0就是“神识”。在城里堵车,你可以悄无声息地用“法宝”滑行,假装自己是个新能源好市民,享受片刻的宁静。一到了高速或者无人区,发动机这个“肉身”轰然启动,开始渡劫。这种精神分裂式的体验,才是这台车最玄学的地方。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作为一个被生活盘了多年的中年人,对这种“既要又要”的产品哲学,是抱有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的。我懂,我真的懂。你想在城市里体面,又想在野外撒欢。你想有电车的安静和低成本,又怕在荒郊野岭找不到充电桩。猛士M817就是把这些矛盾拧巴在一起,最后给你端上来一盘赛博朋克风味的东北乱炖。它告诉你,成年人不做选择,成年人是全都要,然后全都得不到最好的。
而且,你再看看它堆的料。华为乾崑ADS 4.0,什么全速自适应巡航、导航辅助驾驶,这些东西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让你在去越野的路上,可以打个盹。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魔幻?最好的自动驾驶,就是为了让你在最不需要自动驾驶的路上,获得一种虚无的科技满足感。因为真正的越野,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也不在华为,在老头乐。只要路边的大爷躺得快,什么ADS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来自民间的智慧,是任何代码都无法计算的。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猛士比作修仙者,可能有点侮辱修仙者了,人家修仙好歹是求长生,猛士这是在求往生。
所以这套东西的意义在哪?意义就在于,它把战场从物理世界,强行拉到了玄学层面。坦克700说我有V6,豹8说我平台新,猛士说,诶,我不跟你们聊这个,我跟你们聊“生态”,聊“智能”。这就叫降维打击。你跟我比拳脚,我直接掏出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击器,就问你麻不麻?这帮人真的疯了!这套打法,就是典型的“我打不过你,我就加入你,然后把你变成我最讨厌的样子”。
你看,它要竞争的,根本不是越野能力。30度的接近角离去角,坦克掉头,蠕行模式,这些都是硬派越野的及格线,是是是,大家都有,不稀奇。猛士真正的杀手锏,是那个15.6英寸的中控屏和里面的Harmony OS。它是在赌,赌买这台车的人,一年可能就去野一次,但一天要看那块屏幕无数次。野外的脱困能力,是他们发朋友圈的素材,而车机够不够流畅,才是他们日常忍耐的极限。这才是最真实的消费者洞察,坏了菜了,猛士开窍了。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种产品有它的特定受众。会买这台车的人,跟我们这些天天算性价比的键盘侠,生活在两个次元。他们买的不是一台车,是一个大型的、可以移动的、能上绿牌的“金钟罩铁布衫”。他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我全都有”的满足感。哪怕那些功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但必须得有。加大加大加大。这种心态,就像我们小时候买的那个多功能文具盒,里面有放大镜、有温度计、有卷笔刀,但我们真正用的,永远只有装笔的那一层。
所以,这台猛士M817 Max+的上市,可以看作是硬派越野领域的一场“行为艺术”。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把续航、智能、越野这些完全不同维度的东西强行缝合在一起,最终创造出了一个缝合怪。它成功了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成功地把桌子给掀了。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规矩地切蛋糕,那猛士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那么,你会买吗?废话,会买的人根本不会看到我这篇文章。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信仰的自洽,是在向世界宣告“我既能越野,又很环保,还很智能”。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虔诚。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决策逻辑,不是我们能理解的。能过,就是能过。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