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纯电超跑刷纪录,雷军感慨太变态,网友热议技术下放

一听见“奔驰纯电超跑刷新纪录”这个消息,我差点把手里的核桃仁都噎进了气管,生怕错过了哪个亿万富翁的新玩法。细细一看数据,原纪录都成了老黄历,这哥们居然一口气把24小时耐力跑给卷上了天,直接5479公里,像极了我那位加班7天不下线的同事,只不过他续航力顶多撑到外卖小哥不迟到。这一纪录让人联想到“家里有矿”的奔驰,果然还是欧陆最会烧钱、踢馆、抖机灵的选手。雷军都忍不住出来感慨一句“太变态”,他平时见得起风浪,但今天这浪实在大,有点接不住。

奔驰纯电超跑刷纪录,雷军感慨太变态,网友热议技术下放-有驾

互联网一阵嗡嗡作响,车迷们集体倒吸一口电池气。谁能想到,这车不止能跑一天,实际最终还连轴转了8天,跑了4万公里。说好的概念超跑,实际是穿着赛车皮的嫦娥奔月,马上要围着地球旅游一圈了。对不起,人和人,车和车,生来就不是一个能源世界的。要我说,过去讲汽车是男人的玩具,那现在看来,是男人的智商税。因为光看这根本超脱了人类上下班、通勤、堵车的需求,飞天遁地、上火星才是它的命运。

让我们说点技术,你懂或者不懂其实都不重要,反正奔驰是懂的。什么F1黑科技下放,什么自主研发的轴向磁通电机,大伙听着眼睛是亮的,钱包是空的。光听“1000千瓦功率”就让油车驾驶员瑟瑟发抖,用1.4T的发动机看人生,开AMG GT XX就像在QQ速度漂移上关了挂。这动力比你的格局大,最高时速360公里,也就是说,早上出发去邻市上班中午就能回来,有望实现“双城生活”,只不过地点建议选在半夜,不然交警叔叔追不上,也罚不到。

奔驰纯电超跑刷纪录,雷军感慨太变态,网友热议技术下放-有驾
奔驰纯电超跑刷纪录,雷军感慨太变态,网友热议技术下放-有驾

至于三台电机那点事儿——功率密度比传统电机大三倍,重量轻,体积小,横着能装进你家冰箱,竖着能塞进自行车。英国人搞什么YASA公司,听着像是壁橱牌家电,结果竟然是电机界的卡地亚,100道工序,有35道是全球独创,活脱脱把手表的精致当成发动机来做。一台电机打破N台老牌厂子的面子,这技术让同行也只能合上盖儿默默流泪:科技是奔驰家的,但新闻稿子得全球共享。

当然了,动力只是序幕,更鸡贼的是电池。猛一听说阿法特巴赫团队,差点以为德国又新出了个诗人,结果是搞电池的。新型高压电池,F1同款灵魂,NCMA什么化学电芯,能量密度三百瓦时一公斤,就问你怕不怕。我们普通人还在为电池发热焦虑,奔驰已经用激光把铝壳焊成艺术品,导电、导热,比钢壳像葡萄糖水一样顺滑,连电芯控温都精细到神经末梢,简直是新能源届的处女座。

不过,这些都不如充电快的狠话来得有吸引力。那速度,5分钟进去,400公里出来,感觉比我大学食堂打饭还利索。以前总觉得800V高压电池离普通人很远,不过现在想想,能不能跟家里电饭锅串个线充电?奔驰搞了个平均850千瓦的充电功率,电线都得减肥,不然拖不动那一身的电。再配个什么热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芯温度守得死死的,比我妈守我早点回家还细致。

你以为超跑这活跟你没关系?图样图森破。虽然这概念车你买不到(或者说你买得起也用不上),可这玩意儿是技术风向标。你今天在新闻里被炫一顿,指不定哪天就变成你家小区里的电瓶车。奔驰教你做人,说电动时代和速度不是对立,未来照样可以踩出马达的嘶吼,零百加速不是段子而是现实时刻。什么“油电之争”,听这AMG GT XX一嗓子,老顽固也得承认,“油罐子”不一定当爹了,“发动机大趴活”要和电机比比谁的块头更招人恨。

当然,也别幻想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开上纯电超跑。理想很丰满,钱包仍然骨感。等奔驰把技术下放到你看得上的车身价,再用不上两位数的工资付款码扫码解锁,你再考虑如何刷圈。大佬们抢首发,咱们嗑点热搜,期待着“曾经遥不可及”的创新变成“朝夕可见”的日常。

说到大众喜闻乐见,总脱不开情怀和价格主义。别忘了,这种超级技术的出现除了堆砌发烧友信仰墙,主打一个“圈粉”,还要把象牙塔里的科技往下拉。设想某天你开着廉价小电动车,踩上了当年奔驰那套高能电机,一路绿灯到底,终于实现“电动泪奔”。至于续航焦虑、充电困难,都在工程师的姨妈巾一样的关爱照顾下逐步变小。将来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看着今天奔驰的新闻稿,心中怕不是只想高呼一句:爷青回,时代变了。

别高兴得太早,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技术大跃进,不是人人都能看懂。对奔驰来说,这是“我即速度,我即未来”;对普通人来说,是智商税加十年限购配额。奔驰一登场,就像偷偷翻出老祖宗箱底的嫁妆,在你面前晃上一遍,告诉你:钱不够也没关系,看别人有就行。商家拍着胸脯说“这技术都是你的”,钱包嗡嗡叫“关我屁事”。你要真开上它,或许到高速公路收过路费的时候才发现,“科技改变命运”其实多半只是广告词。

说到底,速度和激情永远不是平凡人的日常,正如高铁乘务员的笑容并没包裹票价里的服务费。如果说AMG GT XX代表未来,那这未来和地铁口5块钱一趟的电动三轮画的,可能还不是一张图。真正厉害的不是奔驰能跑多远,而是它的技术如何落地变成谁都用得上的方便面,而不是某位富二代的烧饼夹油条。

奔驰纯电超跑刷纪录,雷军感慨太变态,网友热议技术下放-有驾
奔驰纯电超跑刷纪录,雷军感慨太变态,网友热议技术下放-有驾

最后再说一句,雷军那句“太变态”,其实代表了所有普通人面对科技巅峰的错愕。他见惯了风浪,现在也只能感慨一句“牛皮”,因为这种天花板级操作,不是所有人都能见证。我们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继续在科技巨头们的朋友圈偷师,争取哪天在小区楼下的共享电动车上,感受到一次“变态快充”。毕竟,科研传奇远在天边,地球还是绕不过物业电瓶的焦虑。一边嫉妒一边等技术下凡,生活的荒诞大抵如此。科技有多超前,钱包就有多跟不上,这结局,才是最耐人寻味的冷幽默。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