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

最近,国内智能汽车圈里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小鹏汽车的一位高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预告,声称他们正在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计划在今年年底进行一次重大的版本更新,更新后的体验将会比现在市面上其他所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强10倍”。

这个说法一出来,立刻就炸开了锅。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强10倍”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喊出的营销口号?

毕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市场,这样明确的量化对比可不常见。

要想弄明白小鹏这番话的底气究竟在哪里,我们得从他们最近的实际动作和背后的技术布局说起。

就在放出这个“豪言”之前不久,小鹏汽车刚刚为旗下的高端车型G7 Ultra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在线软件升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TA。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这次升级的核心内容,是正式上线了一套名为“全场景VLA”的智能驾驶系统。

这个VLA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它的全称是“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我们可以用一个更通俗的方式来理解它。

过去的智能驾驶系统,更像是一个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机器人司机”,它能识别红绿灯、车道线,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比较机械。

而VLA的加入,目标是让这台车拥有类似人类的“思考”和“预判”能力。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当我们开车经过一个没有信号灯、路况复杂的十字路口时,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不仅会观察眼前的车辆,还会下意识地留意路边的行人动态,甚至会预判视觉盲区里是否可能突然冲出电瓶车,从而提前把脚放在刹车上,稍微减速,为可能发生的意外留出反应时间。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小鹏这次更新的VLA系统,主打的就是这种“老司机”般的风险预判能力。

它能通过摄像头看到的画面,结合大量学习过的驾驶场景数据,进行链条式的思考和推理,判断出潜在的风险,然后用一种非常平顺、不突兀的方式进行干预,比如轻微地调整方向或速度。

这种“防御性驾驶”的体验,让乘客感觉更安心、更舒适,而不是以往那种系统突然一脚急刹带来的惊吓感。

可以说,这是智能驾驶从简单的“反应”向更高级的“预判”迈出的重要一步。

有趣的是,在这次升级中,小鹏做了一个决定,取消了在量产车上显示VLA工作过程的酷炫动画效果。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对此,官方的解释是,过于复杂的画面可能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

这个做法虽然让一些追求科技感的用户感到些许遗憾,但也反映出小鹏在功能设计上将安全放在了首位的务实态度,他们希望用户能真正信赖和使用这套系统,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表演项目”。

了解了VLA的基础能力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个“强10倍”的说法。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小鹏一套更为复杂的“组合拳”式技术方案,叫做“端云协同”。

这个词听起来也很高大上,但拆开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了。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首先是“云”,指的是小鹏在云端服务器上训练的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的AI基础模型。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无所不知的“驾驶总教官”。

这位“总教官”博览群书,学习了海量的驾驶数据——目前已经用了大约2000万段真实的驾驶视频片段进行训练,而且计划在年底将这个数据量提升到2亿段。

这个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到了惊人的720亿,是目前行业主流车载模型的大约35倍。

如此庞大的模型和数据量,让它能够理解和处理几乎所有人类能遇到的复杂驾驶场景,具备了超凡的认知和决策能力。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然后是“端”,指的就是我们开的每一辆车。

问题在于,车上的计算芯片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云端那个庞大的“总教官”完整地塞进车里。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关键步骤,叫做“蒸馏”。

这个过程就好比,“总教官”并不会把所有原始资料都教给学员,而是会把自己毕生的驾驶经验、决策技巧和风险预判的精华,提炼成一本高效、精炼的“驾驶秘籍”,然后传授给车端的智能系统。

这样一来,车子虽然没有云端那么庞大的模型,但它学到的都是最核心、最管用的知识。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这个方案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把最耗费计算资源、最复杂的学习和训练过程放在了云端,而车端则负责执行经过优化的“精华版”模型。

这也就引出了小鹏敢于放出豪言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车端的硬件实力。

小鹏G7 Ultra车型搭载了3颗自研的图灵AI芯片,整车有效算力达到了2250TOPS,这个数据在目前的量产车里是顶尖水平。

更强的车端算力,意味着它能“消化”的“驾驶秘籍”可以更厚、更复杂,所能实现的功能自然也就更强大。

相比之下,算力较低的车型可能只能运行一个相对简化的版本。

小鹏智驾大升级,VLA跨代碾压,性能超友商10倍!-有驾

所以,小鹏所说的年底“跨代式更新”,很可能就是基于云端模型能力的巨大飞跃,再通过“蒸馏”技术,将一个参数量更大、能力更强的模型部署到G7 Ultra这样高算力的车型上,从而实现体验上的巨大提升。

当然,在智能驾驶这条赛道上,小鹏并非独行者。

华为、理想、蔚来等国内头部企业也都在积极布局自己的下一代智能驾驶技术,比如华为的乾崑ADS、理想的司机大模型等等,大家的技术路线虽然各有侧重,但大方向都是朝着更像人类驾驶员的AI模型演进。

因此,今年下半年,整个行业的智能驾驶水平都将迎来一次集体的、跨越式的升级。

小鹏的“10倍”宣言,既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展示,也是在这场激烈的技术竞赛中提前吹响的号角。

至于届时谁能真正成为用户心中最好用的智能驾驶系统,或许真的要等到年底,当各家的最新成果都正式落地后,才能见分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的消费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