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秋+贾建旭的组合上任以来,上汽集团发生了很多向好的转变,经营成果也显著提升,其中很多的经验非常值得行业借鉴。
第一、 真的敢于直面根本性问题
一个组织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都存在很多体制的系统性问题,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问题,甚至也时常抱怨这些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即使是企业的一把手,很多时候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就导致为了维持整个体系表面的和谐,管理者会采取了一些妥协的办法。久而久之,企业就形成了更多的顽疾。
这种系统性难题的现象,就是经济学上有名的合成谬误,确实无法根除。但面对难题妥协只会使顽疾更加顽固,增加更多的熵,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熵灭。
这些顽疾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人造成的,上汽集团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上任伊始,就先从人的思想抓起,要求员工 "跪着做人" “没有借口”以清醒认识现实,直指员工思想上的顽疾。
可以说,这种做法尊重了管理的第一性原理,一切的管理效率问题,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很难说“跪着做人”就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但上汽毫不避讳的大胆指出了此问题,给所有员工头上都悬上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效果是一定有的。
这种直击本质的勇气,让企业从人的意识根源处开启变革,为后续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告诉大家不要做表面文章,要做实事,做对集团发展有利的事。
这是上汽转变的第一点重要原因,走在做正确的事的路线上。
第二、 强势建立全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实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把手文化。而这种文化的体现,实际就是领导者价值观的展现。
新的组合上任以来,输出了很多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就成了企业运行的指导方针和参考标准。
举例如下:
思想革新:要"跪着做人",强调没有借口,要结果,不要没有结果的好过程。
让大家警醒起来,不能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躺平,不能狂妄自大,要正视自身的问题。
是非准则:要坚持做正确的事。
敢于直面解决“灵魂论”的误判,这才有尚界项目的落地。
战略前瞻:上汽必须站在领先企业的延长线上。
跟随当下的领先是不会赢的,因为今天热卖的汽车产品都是人家昨天定义的,鼓励前瞻性思考和创新。
研发导向:强调产品定义权。
聚焦“从用户需求定义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自主品牌之所以崛起,是因为重新掌握了产品的定义权。
节奏把控:统筹规划主次分明。
先提销量再降成本;先求生存再谋发展,同时兼顾长期发展与短期效益两手抓。
经营协同:各部门要认清自身在集团中的角色定位。
特别针对内部供应链企业,他说“你不是利润中心,是成本中心,是能力中心”,这就是要减少集团内耗,要打破部门墙,打破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使上汽集团重新形成向心力。
执行表率:身先士卒雷厉风行
贾建旭主动请缨兼任集团大乘用车事业群总经理,这也是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承诺与担当。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上汽价值判断的输出,在集团内各个业务领域开展工作的时候,都会用这个价值标杆去做评判,这就形成了上汽集团新的企业文化。
综合来看,上汽的管理方法是切实有效的。直面问题尝试从源头去改善问题,改变人的态度一定能改善经营结果,哪怕是求其上者得其中,也是进步;输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即给人划出了标准,又给人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用企业文化重塑了企业的战斗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