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中国汽车市场如今跟几年前大不一样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一下冲到了56%,这数字摆出来,有人慌有人乐。以前你说买个油车,全家人都点头;现在你还坚持买油车,邻居都开始劝你:“你要不考虑下电的?”这个变化,多少有点魔幻。
市场这么快谁能跟上步伐?尤其是合资品牌,老是在被说“水土不服”,“不懂本地消费者”,好像做啥都不行。可你要是顺着舆论走,觉得合资车企都得等着被淘汰,那实在有点太幼稚。偏偏这时候,上汽大众冲出来,用8月环比增长9%的成绩啪啪打了些人的脸。
我先问一句:为什么在新能源、智能化天天被热炒的年代,朗逸、帕萨特、途观还能卖成这样?朗逸家族2.4万辆,帕萨特家族快1.9万辆,途观家族也超过1.8万辆。你说中国消费者一水儿转电,怎么这些油车没被“边缘化”?
问题就在这,大家的“中国用户”不是你在办公室里拍脑门想出来的。很多中国人选车,图个啥?靠谱、实用、省心、没事别老出幺蛾子。技术底子、渠道体系、售后服务,合资品牌玩了几十年,积累可不是闹着玩的。
咱再换个角度琢磨下:新能源的上半场狠劲快跑,国产品牌一下子冲上新高度,那合资怎么办?跟着卷成麻花?其实上汽大众的路子挺有意思,不是一味跟风,也不是死守老本儿,而是油电一起上,产品和服务两头抓。
你发现没有,市场也不是“非黑即白”,油车和电车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面。现在很多新能源品牌,拼命烧钱造势,咬牙打价格战,技术上天天发新闻。但上汽大众没有把全部鸡蛋都丢进同一个新能源篮子里,也没端着老祖宗油车的牌坊不放。他们搞渠道改革,提升服务质量,连经销商考核都把服务权重加到50%以上。三四线城市新开100家门店,有的月销量破100台,这就是接地气。
有些企业觉得“增长”就得拿新势力那套砸,但实际上,不是所有中国家庭喜欢动辄黑科技、大屏幕、副驾按摩腿还有个小冰箱。对很多人来说,车就是个交通工具,用得久,用得住,修得起,能保值,就是好车。
你看上汽大众的渠道策略,还是有点老派但很实在。讲服务、讲福利,去年推出“一口价”干掉价格乱战,今年推“整车终身质保”,这些可都是点在用户心坎上的。谁不怕买车被坑?换做你,要买新车,有终身质保,不香吗?
咱们生活里,其实各种东西的变化都没那么快。比如你手机刷个短视频,算法能根据你这两天点过什么,下一秒来个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汽车不一样,买车不是买手机,不是随时就能换。中国有多少家庭买车是奔着用十年、八年的?谁敢拍胸口说,新能源就一定比燃油稳?所以大量消费者心里还是有条“保险线”,既要新,也不要冒进。
市场好像到了一个笑话点:电车年年上新,老油车却年年热卖。你说这是消费观念落后?其实是用户“理性得很”。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上汽大众也迎头赶上,豪华电动市场有奥迪、E5 Sportback上市要来了,这说明品牌不是原地踏步。但他的燃油车不撂挑头,底盘稳,老客户稳,产品线不乱变,这种平衡力量很难得。
我老觉着,转型不能只是看表面。大家都说“向智能化要增长”,“数字化就是未来”,但你细品这些话,有几个是说人话的?汽车就是汽车,你让我选,首先要安全、好用、耐用,然后再看新功能是不是实用,还不是追求格调。上汽大众奥迪的E5 Sportback,也提出这样的理念:不是瞎堆科技,把体验感放前头,既继承过去的好,也推动未来的改进。造车还是得接地气。
还有个细节让人挺有感触: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的基础盘做得很结实,能稳定输出大宗销量。新能源不是一天能替代掉全部油车的,就像你家菜谱里,米饭还是主食,哪怕天天吃素炒爱吃,新鲜感也有尽头。上汽大众“油电同进”,才是真正有体系,有底气,步步为营。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一股脑投入新能源?是不是保守?其实,市场不怕你慢,就怕你看不清。很多车企把新能源当救命稻草,往往忽略了这条路上最贵的不是“投钱”,而是“投时间”和“投体系”。渠道改革,服务质量提升,经销商变革,这些慢功夫才是真金不怕火炼。
大家天天盯着销量数字,恨不得1个月有爆款。但中国市场不是什么新品牌都能一夜成名,也不是什么技术突破都能立马让用户买单。汽车是耐用品,消费者选择油车也有自己的道理——有积累、有技术、有渠道、有保障,开什么不舒服?
我最在意的是,车企到底有没有认真琢磨“用户是谁”,不是坐在屋里画个饼。上汽大众能在燃油、新能源两手都硬,说明他们搞明白了一个道理:安内攘外,客户稳了才有底气去卷新市场。你把基本盘端牢了,再往上生花,才能有持续成长。
现在有些新势力看似进展快,但渠道和服务基本没跟上,售后变成大难题。谁家车出个毛病,在论坛上一贴,结果拖三个月没下文,这种事不稀奇。而上汽大众这种老牌大厂,体系能力、供应链、售后服务,用户有信心,品牌才立得住。消费者不是被忽悠一波就跟着走的,油车、新能源这个交界点,反而考验谁更扎实。
你想啊,市场从来都没有铁律说老的就一定被新的干掉,关键是谁能跟得上变化,又不丢了老本。上汽大众的路子,是把老用户的需求和新用户的愿景结合起来,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比那些一窝蜂变革,结果掉坑里找不着北的企业要靠谱得多。
社会节奏这么快,新能源进步也快,连智能驾驶都开始普及。但消费者一分一秒都在用脚投票,谁的车买得起,用得住,谁就活得漂亮。上汽大众8月销量能环比涨9%,不是巧合,是多年扎根的结果。他们没跟风乱跳,也没自大高调,就是一步步把路修好,把车做好,把服务做实。
所以,接下来合资品牌到底路该咋走?我觉得是别把“转型”变成口号,把体系建设、产品、服务一步一步做好,别让用户觉得你飘。这是上汽大众给行业上的一课:没必要急吼吼全投新能源,也不好意思全守燃油;最理性的是稳扎稳打,油电双轮驱动,用数据和口碑说话,有深度、有温度有底气。
这才是中国车市当下最应该学习的经验吧。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