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挺有意思的,那就是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那个全球顶尖的摩托车展览会,现在越来越像是咱们中国的“主场”了。
以前吧,咱们的国产品牌能去露个脸就不错了,现在可不一样,大批的中国摩托车企业都跑去参展,展台一个比一个大,新车一款接一款地发,搞得好多外国朋友都开玩笑说,这到底是米兰展还是中国的摩博会搬到米兰来了。
这现象背后,其实是咱们国家摩托车工业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就在这片热闹的景象里,一个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名字出现了,它就是摩托莫里尼带来的Kanguro 300。
很多人可能要问了,这又是一个什么新车?
它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它真的能扛起小排量探险摩托车的大旗吗?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得说一下摩托莫里尼这个牌子,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意大利的老品牌,历史悠久,在欧洲摩托车圈里也是有头有脸的。
但是,现在这个品牌的老板,是咱们中国的企业。
这就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合作模式:意大利人负责设计,传承他们那种独特的艺术感和对摩托车文化的理解;咱们中国人呢,就负责把这些好设计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用我们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优势,把它造出来,再卖到全世界。
这次发布的Kanguro 300,就是这种合作下的一个新成果。
而且,“Kanguro”这个词在意大利语里是“袋鼠”的意思,这个名字可不是瞎起的,它是在向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款很经典的同名越野摩托车致敬。
所以说,这台车的出现,不光是多了一款新车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宣告,告诉大家,那个曾经以越野和冒险精神著称的莫里尼,又回来了,而且这次是从更亲民的轻量级车型开始发力。
那咱们就来看看这只来自中意混血的“小袋鼠”到底有啥真本事。
先从外形看起,这台车的设计确实有东西。
它的整体感觉非常纤细、紧凑,一点都不臃肿,这和现在很多探险摩托车追求高大威猛的风格完全不同。
车身的线条很简单,但很有力量感,一看就是那种干练的、随时准备出发去野的样子。
车头的大灯设计得很有辨识度,方方正正的灯框里是LED灯组,加上两条线性的日间行车灯,看起来眼神很锐利,而且跟它家的大哥车型拓野450风格很像,这就形成了家族化的特征。
这台车在设计上最妙,也是最核心的一个地方,是它的油箱布局。
我们平时看到的摩托车,油箱都是在车架上边,骑手两腿夹着的地方。
但这台Kanguro 300不一样,它把主油箱设计到了坐垫的下面。
这么做的好处可太大了。
第一,把最重的部件之一——满箱的汽油放到了更低的位置,整辆车的重心就降下来了,骑起来会感觉特别稳,尤其是在拐弯或者低速操控的时候,车子会更听话。
第二,空出来的原来油箱的位置,就可以设计得更窄,这样当骑手需要站起来骑行,比如在走一些烂路的时候,两条腿可以更舒服地夹住车身,上半身也能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操控起来就更自如了。
这种设计一般只在专业的拉力赛车上才能看到,现在用在一台300cc的入门车上,足以看出设计师是真正懂越野的,是为实际使用考虑的,而不是只做个样子货。
说完了样子,再来看看它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
Kanguro 300用的是一台300cc排量的单缸水冷发动机,技术上是双顶置凸轮轴四气门,算是比较主流的技术。
从数据上看,它在每分钟9000转的时候能输出大约34匹的马力,最大扭矩是27牛米。
这个数据在同级别里不算最顶尖的,但它的调校风格很明确,不是那种追求瞬间爆发力的“愣头青”,而是讲究一个平顺和线性。
也就是说,你拧多少油门,它就给你多少动力,动力输出的过程很顺滑,不会一惊一乍的。
这种特性对于新手来说特别友好,在城里骑不会累,而在野外走烂路的时候,可控的动力能让你更好地控制车轮,不容易因为动力太大而打滑失控。
官方给出的最高时速是130公里,对于一台主要用途是通勤和轻度越野的摩托车来说,这个速度是完全够用的。
更关键的一点,是它的重量控制得非常好,整车干重只有145公斤。
这是什么概念呢?
现在市面上很多250cc的街车都比它重。
车子轻,意味着你在原地挪车、掉头的时候会省力很多,万一不小心倒车了,扶起来也容易得多。
对于玩越野来说,轻,就是最大的优点之一。
如果说外形和动力已经让你觉得这车不错了,那它的底盘配置,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过分”了,是那种不像入门车该有的硬核。
首先是减震系统,前面用的是倒置式前叉,后面是带多连杆结构的中置减震,这都是提升操控性的好东西。
最关键的是减震的行程,前后都达到了250毫米。
250毫米的行程,意味着它的减震器可以压缩和拉伸的范围非常大,就像一双大长腿,能轻松地过滤掉路面大的颠簸。
别说马路上的减速带了,就是去野地里飞个小坡,过个大坑,这套减震都能从容应对。
这已经不是普通探险摩托车的配置了,而是更接近专业越野赛车的水平。
再看轮子,它用的是前21英寸、后18英寸的钢丝轮圈,这是越野摩托车的标准配置。
大尺寸的前轮能更容易地滚过石头、树根这样的障碍物,通过性更好。
刹车系统配备了前后碟刹,并且有双通道的ABS防抱死系统。
更重要的是,这个ABS是可以关掉的。
为什么要关掉ABS呢?
因为在非铺装路面上,有时候老手需要通过锁死后轮来辅助转向或者更快地减速,可关闭的ABS就给了骑手更高的自由度和玩乐空间。
从一些细节数据也能看出它的专业取向,比如它的离地间隙,也就是车子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高达280毫米,这保证了它在复杂路况下不容易托底。
当然,为了实现这么长的减震行程和高离地间隙,它的坐垫高度也达到了880毫米,这个高度对身高不太高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个挑战,但对于一台纯粹的探险车来说,这是为了性能做出的必要取舍。
所以综合来看,摩托莫里尼这次拿出的Kanguro 300,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卖情怀”。
它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实践。
在全球摩托车市场都在追求更大排量、更强动力的时候,它反其道而行,把真正硬核的、专业的探险摩托车理念,压缩到了一个300cc的、普通人更容易接触和驾驭的平台上。
它用轻巧的车身、专业的底盘和友好的动力告诉大家,去探险、去“玩泥巴”,并不是大排量摩托车的专利,新手和入门级玩家同样可以享受到最纯粹的驾驶乐趣。
这背后,我们能看到意大利品牌深厚的设计功底和对摩托车文化的理解,更能看到中国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这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中外合作模式成功的一个范例,它证明了咱们中国的摩托车工业,已经有能力整合全球资源,去打造真正有竞争力的、被全球市场认可的好产品。
从莫里尼未来的产品规划来看,他们还有更多的车型在路上,这个由中国资本驱动、意大利灵魂加持的百年品牌,未来的发展确实很值得我们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