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汽车行业的管理层变动,就像一场棋局,每一步都牵动全局。最近,长安福特就来了一次大换血,董事长朱华荣卸任了,新董事长换成了赵非。很多人可能对这些名字挺陌生,听上去又是条普通的工商变更消息,但其实这里面藏着不少故事,可以聊聊。
先说赵非吧,一个看起来经历挺有意思的人。从他毕业的学校——大连理工大学来内燃机专业出身,很对“汽车圈”的路子。你不觉得吗,干汽车这行的,技术背景几乎是“标配”,但他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绝不是只靠技术。这人职业生涯起点挺扎实,重庆长安出身,后来一路升到了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今年7月,他才被提名为总经理,9月刚脱掉辰致汽车科技集团的“外套”,这一系列变动,节奏确实快。但真要琢磨,他能在这个时机接手长安福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再说说朱华荣,这位老哥算得上是长安历史的见证者之一。1986年,他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专业也是汽车相关——车辆工程。当年分配到长安公司,几乎算是扎根在这片土地了。2020年,他才正式接棒,成了重庆长安董事长,顺带还兼了长安福特的头衔。这也是一份不小的责任。从长安到福特,再到后来阿维塔科技,他的手完全没闲过。
不过呢,为什么今年他突然卸任了长安福特的董事长?其实是政策“布好了局”。今年7月底,中国长安集团正式升级成一家国资委直管的央企,按照规定,领导原则上不能一边干央企核心岗位,还一边执掌“三级企业”。他在7月份就已经卸掉了阿维塔的担子,这回再和长安福特“说拜拜”,其实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朱华荣今年60岁了,说是到了功成身退的年纪,也不为过。
聊到这儿,你可能得问了,这些变动,和咱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呀?别急嘛,咱们得先看看长安福特是个什么来头。这家公司成立在2001年,注册资本2.41亿美元,说白了就是一个“中外联手”的产物。背后站着三个股东,分别是长安汽车、福特亚太汽车控股和福特汽车(中国)。人家搞的可不只是生产汽车,还包含了零部件研发、检测服务、新能源汽车等等业务。也就是说,长安福特不仅关乎老百姓的家用轿车,还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一颗重要棋子。
而这几年的长安福特,其实不算走得很顺。此前几年,销量滑坡,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挑战确实不少。赵非的这次上任,是给长安福特带来了新的希望吗?还是说,只是一个必须的管理调整?赵非已经不是个新人了,他在长安体系内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有没有足够的新想法,拉着长安福特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是未来需要观察的。
其实汽车行业的领导层调整,不仅仅是人事变动,它背后是企业战略、政策方向的风向标。而背后的逻辑是,如何在现有资源中,把一盘棋下得既好看又得分。在长安福特的故事里,朱华荣用了这么多年打板基础,接下来的剧情如何发展,怕是赵非个人的能力,也得搭配整个体系的调整才能说清楚。就咱老百姓而言,关心谁当董事长可能有点远了点,但他们的决策,最后会不会影响到你的下一辆车选长安福特?这个问题,还真得留到后头再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