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块的帝豪,凭什么敢跟15万的轩逸掰手腕?
前两天去4S店转悠,销售小哥跟我说第4代帝豪又改款了。我寻思着,帝豪这车我也算看着它一路走过来的,从最开始的模仿秀到现在这副样子,变化还真不小。
试驾回来,感觉有些话不吐不快。
说实话,我对吉利这个BMA架构开始是不太信的。架构这东西,听起来高大上,实际开起来咋样还得两说。但这套底子在缤越上我开过,ICON也摸过方向盘,确实比以前那种“攒”出来的车要扎实。
70%高强度钢,关键部位用的1500MPa热成型钢,听数据挺唬人的。但真正让我意外的是过弯的时候,车身确实比老帝豪硬朗不少。以前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基本没了,虽然谈不上运动,但至少不会让你担心车子散架。
空间这块儿倒是个惊喜。车看起来不大,1820的车宽在路上也不显眼,但坐进去发现横向空间居然有1500mm。我1米8的身材,坐副驾驶跟老婆中间还能隔个拳头的距离。后排就更夸张了,坐垫够长,腿能伸开,比我之前开的卡罗拉舒服多了。
动力这块儿,1.5L自然吸气配CVT,乍一听平平无奇。但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做到40%,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数据连丰田都得服气。
CVT变速箱我本来是有偏见的,总觉得像橡皮筋一样没劲。但这台博世的钢带CVT确实有点意思,能模拟8个档位,起步的时候不会那么肉。还有个手动模式,切换的时候居然还有点冲击感,这是故意模拟AT的换挡感受。虽然有点刻意,但至少不会让你觉得无聊透顶。
车机这块儿确实下了功夫。12.3寸的仪表盘全系标配,这在同价位的车里真不多见。合资车想要这个配置,起码得加2万块钱。那个540°全景影像我觉得挺实用,特别是底盘透视,停车的时候能看到轮胎下面有没有石头子什么的。
语音控制反应挺快的,基本上话音刚落就有反应。比我朋友那台朗逸的车机强太多了,那个真是急死个人。
座椅的包裹性比我想象的好。6向电动调节,主驾驶坐着挺舒服的。面料说是德国杜邦的,具体好在哪我也说不上来,但确实比普通的绒布耐脏一些。我家那小子经常在车上吃零食,这个面料确实省心不少。
腰部支撑做得不错,开长途不会太累。我上个月开着回了趟老家,400多公里下来腰不疼,这在8万级别的车里确实难得。
风阻系数0.27,这个数据挺厉害的。实际开起来,高速的时候风噪控制得还可以,120码的时候车内还能正常聊天。油耗也确实比预期低一些,高速跑下来能到5.8个左右。
安全配置该有的都有,ESP9.3,胎压监测,盲区提示可以选装。C-NCAP五星评级,虽然这个评级水分有点大,但至少说明基础的安全没问题。
底盘调校感觉比以前进步不少。过减速带的时候不会很生硬,但也不会软得像船一样。转向的手感还可以,低速轻盈,高速稳重,符合大部分人的期待。
说到保值率,56.5%确实比合资车低一些。但你想想,买车的时候就便宜了好几万,保养还便宜,1万公里才保养一次,平摊下来其实也不亏。况且终身质保这个政策,虽然得在4S店保养,但至少心里踏实。
我开了20多年车,从桑塔纳到现在这一路看下来,国产车的进步确实挺明显的。第4代帝豪虽然算不上惊艳,但胜在实用,胜在性价比。8万多买这么个配置,合资车确实得考虑考虑了。
当然了,品牌溢价这个东西短时间内还是没法和合资车比。但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够用就行,没必要为了那点面子多花冤枉钱。
新标题: 吉利第4代帝豪售价8万起,配置秒杀轩逸朗逸,1000家4S店终身质保背后的56.5%保值率真相让合资车颤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