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日产探陆渲染图曝光;无框格栅;外观不如中国版!

当北美网友看到2026款日产探陆渲染图时,评论区炸出一句神吐槽:“这车是设计师用圆规画出来的吗? 硬汉变娘炮! ” 这张由外媒Kolesa根据谍照绘制的无框格栅新车图,直接把现款Pathfinder的肌肉线条磨成了滑溜曲线。 镀铬饰条消失,格栅像被剃了胡子,前保险杠还加了块梯形塑料板,活脱脱把美式硬汉改成了日系奶油小生。

北美车主论坛的愤怒几乎掀翻服务器。 有人贴出现款探陆棱角分明的车头对比图:“以前是穿皮夹克的德州牛仔,现在是硅谷穿连帽衫的程序员。 ”更有人翻出中国版探陆的照片质问:“为什么中国版保留了大镀铬格栅和宽体尾灯? 我们只配拥有这个剃须刀造型? ”事实上,中国版探陆虽然今年7月只卖出609台,但它的贯穿式尾灯和双12.3英寸联屏内饰,在视觉冲击力上确实碾压了北美渲染图。

2026日产探陆渲染图曝光;无框格栅;外观不如中国版!-有驾

日产的设计团队似乎陷入精神分裂。 他们给北美版装上了发光车标和三条横向光带,试图用“科技眼线”挽回分数。 但网友直接戳破:“这就像给秃子戴假发,核心问题是气质垮了! ”更讽刺的是,中国版探陆标配的L2辅助驾驶和全景天窗,在北美改款中反而成了需要加钱的选装包。 这种反向操作让澳大利亚车主都忍不住插话:“幸好我们的版本还没改款,至少方向盘还是实体的! ”

动力系统的摇摆更让人看不懂。 北美现款的3.5L V6发动机能榨出295马力,爬坡时像头咆哮的灰熊。 但渲染图曝光的同时,内部消息透露日产可能用英菲尼迪同款2.0T VC-Turbo替代。 虽然272马力数据看着不差,可当越野老炮们发现扭矩只涨了22牛·米,当场甩出探险者2.3T发动机的422牛·米数据打脸。 全系沿用9AT变速箱的操作,在混动当道的2025年显得格外扎眼隔壁丰田汉兰达混动油耗才5.8L,探陆的纯燃油身份在加油站里简直像个吞金兽。

2026日产探陆渲染图曝光;无框格栅;外观不如中国版!-有驾

日产展厅里的冷清印证了问题的严重性。 加州经销商Tom Smith透露:“已经有三位预订客户看到渲染图后转订了雪佛兰开拓者。 ”而中国市场的困境更魔幻:探陆明明拥有更符合亚洲审美的设计,却被23.98万的起售价绊住脚步。 这个价格比汉兰达混动贵出3万,却连个混动系统都没有。 更致命的是,日产至今没给出任何新能源方案,在双积分政策下每台车要倒贴4000元碳排放成本。

产品经理的会议记录泄露了他们的纠结。 北美团队坚持无框格栅代表“未来感”,中国市场部则抗议:“我们的用户就爱镀铬件在太阳下闪瞎眼的效果! ”这种拉扯导致的结果,是中美两地同时出现退订潮。 有车主在推特晒出订单取消截图,配文:“等了一年改款,结果等来个缝合怪。

2026日产探陆渲染图曝光;无框格栅;外观不如中国版!-有驾

内饰的槽点同样致命。 中国版探陆的实体按键被保留,北美版却学特斯拉搞触摸滑块。 实际测试中,空调调节滑块在颠簸路段疯狂误触,导航卡顿问题延续到第三代车机。 油管博主实测视频里,语音助手在说出“打开座椅通风”指令后,竟开始播放乡村音乐。 这些细节让车主们怀念起2018款Pathfinder的机械旋钮,至少它永远不会死机。

安全配置的缩水更令人窒息。 北美IIHS测试显示,现款探陆的副驾小偏置碰撞评级是A(良好),而新款为减重取消的铝合金防撞梁,可能让评级跌到M(及格)。 中国版虽然标配10气囊,但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变形量比汉兰达多出30mm。 当竞品都在加强车身时,探陆却在设计稿上画光带,这操作堪比给坦克贴水钻。

2026日产探陆渲染图曝光;无框格栅;外观不如中国版!-有驾

经销商库存数据暴露了市场态度。 截至8月第三周,北美探陆库存周期长达98天,比去年同期增加40%。 中国更夸张,某些4S店的2024款探陆已经挂出“直降4万”的招牌。 上海某销售在直播里叹气:“客户都去试驾理想L8了,人家纯电续航210公里,我们还在烧95号汽油。 ”

日产工程师的挣扎体现在底盘调校上。 为弥补动力不足,新款后悬架弹簧刚度增加15%,结果过减速带时后排乘客集体投诉“颠得早饭要吐出来”。 越野爱好者期待的4Motion四驱升级更是泡影,现款单轮脱困要8秒的短板原封不动。 对比路虎发现运动版的全地形反馈系统,探陆的越野模式旋钮像个塑料玩具。

2026日产探陆渲染图曝光;无框格栅;外观不如中国版!-有驾

这场设计灾难甚至波及二手车市。 二手车商集体调低现款探陆收购价,理由很扎心:“新款长这样,老款也跟着掉份儿。 ”有车主在脸书群组哀嚎:“我的2023款才开两年,残值就跌了35%! ”而中国版车主更惨,由于销量太低,某些二手车平台直接拒绝收购。

最魔幻的剧情发生在日产日本设计中心。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团队曾提交镀铬格栅方案,被总部以“全球化设计语言”为由否决。 但转头北美团队的无框方案,又被中国消费者骂“丑出天际”。 这种循环否决让项目延期三个月,最终产物却是两边都不讨好的“四不像”。

当汽车媒体拿着渲染图采访路人时,一位大叔的吐槽引发全场爆笑:“前脸像被熨斗烫平了,设计师是不是《星球大战》看多了? ”更精辟的是大学生的吐槽:“这车完美诠释什么叫无效升级,改了不如不改,换代不如换标。 ”而日产官方至今沉默,仿佛在等这场风暴自动平息。 但社交媒体的热搜榜不会说谎:日产设计翻车话题下,两万条吐槽正在疯狂刷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