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把“硬派瘾”后,我还是告别了SUV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花了不少钱,抱着满心期待买了辆“高大威猛”的SUV,却发现,开起来没想象中“香”。每个月的油费攀升得让人心惊,停车的时候窘得掉头就想跑。左闪右躲,倒车入库,哪还有点轻松自在的感觉。车门碰开了一条小缝,挤出的那一刻,却还在安慰自己“这车有面儿,值”。
你大概猜到了,没错,我开过SUV,而且是一台2.0T的大块头。起初它带来的这股“硬派满足感”确实让我风光过一阵,但开了五年后,天平终于倾斜了。在停车场里折腾到汗流浃背,在加油站看着不断刷新的油价叹气,还有那空荡荡却极少用上的后备箱……那些“神话式”的优势顿时显得苍白。我忍痛出了这辆车,换回了一台朴素的轿车。家人和朋友听说后,都替我惋惜,觉得这是“降级”,但这一年下来,我的感慨是:这真是我2023年立的最对的FLAG!
一场停车心理战后,我终于明白“轻松停车”的分量
开SUV停车,是真心“过日子难”。尤其是地库或者老城区狭窄的街巷,这种“大块头”毕竟不是为这种空间设计的。一次我去一个商业区地下停车场,导航误导我走错了车道,那条路又窄又弯,空间限高,旁边停着一辆保时捷卡宴,压迫感满满。我边听倒车雷达的“嘀嘀”声边挪,每一把方向都是“生死较量”,生怕失手蹭了谁的车。
换回轿车后的体验简直“一步到位”,再没有那些令人头疼的窘境。上个月去个老城区的亲戚家,那边弯弯绕绕的小马路,车身缩短了的好处尽显无遗,小轿车轻松穿巷、停车入格甚至不费上两分钟。每次停稳后不是庆幸自己“没事儿”,而是心安理得地下车,普通人生活的“得劲”感一点没掉线。
油费能节省一到两顿火锅的饱腹感
SUV的油耗,那才叫真真切切的“肉疼”。当初销售和我说四轮驱动如何强大,2.0T动力配置如何“硬”,觉得就该如此“豪横”。但长期驾驶下来,那个燃油消耗却成了心病一样的存在。上班一个月通勤差不多1000公里,SUV动辄13升/百公里的油耗记录,一箱油不到400公里;花在加油站上的钱,那叫一个“出血”啊!粗略一算,SUV一个月我得花1000多块油钱,换成现在这台轿车,直接砍掉了一半,年底结账竟然省下五六千。
如果你不以为然,那就换个更实际的说法:这些被省出来的钱,就是五六顿人均100元的火锅,加一起也算对得起一台车了。当然了,这还只算油钱,SUV的轮胎、保险、保养所有附加开销都更贵。反过来轿车每一样更实惠。状态一下来,开着新车过大半年的账后,我头回以零油价“微损”的轻松姿态,和不靠谱的油价迎面而碰。
高视野有爽感,但不如从容的驾驶体验靠谱
别人总说SUV是“上帝视角”,看得高、看得远,这是真的。确实一开始坐得高就感慨方便,特别是红绿灯前,多数时候能一目了然别人“后续轨迹”。某种心理层面上的安全感就真越来越强化,误以为“这下安全系数到顶”。
但真切换轿车开始的视觉习惯后,头几天尝试拿捏和判断节奏时手忙脚乱。后来逐渐发现,习惯和数据并没有真的“绑着实效”,实际凭驾驶距离判断和自己提前规避很多问题,技术不断补足之后,反而多了一种实在的“没有泡沫虚假感”。
:真实生活需要的是踏实不焦虑
现在,我依然会想起刚入手这台SUV时的欣喜和得意——对它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幻想,就像是在做一个表面的梦。可一台车能不能融入生活,能不能不添麻烦,再鲜亮的宣传都无法替代时间给出的答案。
一年后的我发现,生活并没有SUV或轿车“谁压制谁”的绝对高下。与其说开SUV是一种身份和需求的表达,不如说是一种对自己时间舒适度、经济耐受力的考验。而我,试过再退回原点,得到的是:那种油耗不吓人、停车充满信心、驾驶省心省力、生活思路也因此轻松的日子,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车,有时候根本不是“愈高愈强”,而是离生活越近越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