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行业正将手机的吹水营销带过来,这方面特别明显的是订单数据,某车企宣布订单近30万辆,然而7月份才仅仅交付了六千多辆,按照这样的进度完成这笔巨额订单可能要4年之久,由此引发业界的质疑。
7月份新能源SUV市场排名显示,第一名是特斯拉的model Y,销量达到3万多辆,这意味着这家号称订单巨大的车企,它的SUV销量只有特斯拉model Y的六分之一,两者的销量差距极大。
事实上对于一些汽车企业的订单营销,去年就已有媒体揭露了,当时媒体指出一些汽车企业宣称订单多少多少万辆,然而一年下来的销量还达不到他们宣布的订单量,如此他们的订单量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当时媒体采访一些汽车企业的高管,这些高管就曾表示行业如此,他们即使只有几千辆订单也不得不说订单超过2万辆,不然在气势上就输给别人太多了,进一步说明这种订单数就是营销噱头。
今年的一家车企以近30万辆订单进一步让业界震惊了,这是史无前例的订单,汽车企业也因此大大扬名,这可能也是该汽车企业的目的吧,不管实际数据到底如何,先打响名声再说。
这种营销噱头来自手机行业,当年手机行业曾兴起订单竞赛,动辄就是预定数十万台,乃至百万台,震惊了业界,至于后面是否实现了如此巨额的订单,手机企业并不在乎,毕竟外界不可能拿到手机企业的后台数据。
除了订单营销之外,还有饥渴营销,订单量巨大吸引了大量用户,用户蜂拥抢购却又迅速售罄,甚至出现几秒就抢购光的现象,让消费者痛骂手机企业的饥渴营销,手机企业却因此进一步扬名,可谓爽歪歪。
不过饥渴营销曾在海外市场翻车,当时一家中国手机企业在英国也如法炮制,谁知英国那边有工程师较真,破译了它的网页,发现它的网页上显示的手机销量相当有限,由此成为业界笑柄。
如今他们也将这一套玩到汽车行业,然而汽车行业终究不一样,因为汽车售价可是数十万元一辆,汽车的生产难度也极高,汽车企业不可能迅速提高产能,巨额的订单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那么就说明订单量可能存在水分。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这就导致汽车企业不得不快速推出新车型,有汽车企业甚至每年迭代一次,如此情况下如果汽车企业真的用上数年时间才交付,消费者肯定非常不满,毕竟数年之后这些车一交付就是落后的车型了。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也有敢言之士,有家汽车企业老总就不断揭露零公里二手车、汽车降价10万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等等,这些订单营销也可能被汽车行业人士揭露。
此外汽车的使用体验非常依赖售前售后服务,如果大量交付,而售后服务跟不上的话,消费者将遭受巨大的麻烦,此前就有车主因为购买了一家售后服务极不完善车企的汽车,进行维修保养的时候不得不来回奔波700公里,让车主后悔莫及,可以看出将手机营销搬到汽车行业可能造成恶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