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领跑,日本受关税影响,韩国转战欧洲

据说,有人问我,今年上半年中日韩汽车出口量哪家强,差点让我想起古代武林擂台。只是现在比拼的不是拳脚,弄的是四个轮子和一肚子电池,日本、韩国和中国,谁是“全球汽车销售群”的老大。看完一圈数据,感觉这成了“百万辆俱乐部”的批斗大会,只不过被赶出去的是日系,看热闹的是韩系,而真正在台上扭动腰肢、带着大金链子的,竟然是中国。

先说这出口量。中国308万辆,日本204万辆,韩国148万辆。如果这是一场斗地主,中国直接明牌炸了三次,其他两家还在算小对子。去年中国第一次成了全球汽车出口冠军,这年头,连汽车都开始搞996、鸡你太美,谁还不是个卷王?

讲到日本,那真是老江湖,车圈的老炮,可惜现在混成这样。美国老哥说关税要涨,要保护自己家的铁皮玩意儿,把进口汽车关税硬生生从2.5%抬到27.5%,这不是砍头,是砍腿,完了你还得自己提着血袋回家。日本车企一看,去美国卖车就是被薅羊毛,还得自己给薅的毛打包快递,利润全喂给了特朗普的亡灵。光九州地区,三个月出口量直接被“毙”掉三分之二,整个车企利润跌得比日元还快。

中国汽车出口领跑,日本受关税影响,韩国转战欧洲-有驾
中国汽车出口领跑,日本受关税影响,韩国转战欧洲-有驾

比如马自达,从去年能偷着乐的498亿日元,到今年直接亏421亿。丰田也不例外,利润预计得缩回一半,后半段估计得靠卖冰淇淋维持生计。遇上这么大一坎,日本只能靠自己的腰子和膀胱硬扛,关税成本吃下去,市场份额才保得住,但只要美帝再来点操作,马上就得变蘑菇云。这招叫饮鸩止渴,渴死之前先喝高,再吐点资金回给美国做慈善。

轮到韩国,说实在的,也没好到哪去,只不过他们的苦是裹着糖的。美国那边头铁地加了25%的关税,韩国兄弟皱了下眉头,销售额掉了16%,但人家还懂得去别的地儿讨口饭吃。欧洲市场一片春风得意,上半年销量提了三到五成,中东也能躺着把油钱换成车钱。特别是新能源车,那涨势跟火箭似的,出口就飙了七成。电动车嗡嗡作响,混合动力和氢能车也来凑个数。只不过对美出口没了,只好边哭边吃巧克力。

中国汽车出口领跑,日本受关税影响,韩国转战欧洲-有驾

韩国车企的战略其实很实际,反正你美国看我不顺眼,我就去当你欧洲哥们的座驾。顺便还带了点氢气,虽然份额不高,但至少能让环保分子多夸两个字。电动车出口额涨得飞快,算是老天对他们自强不息的奖励。毕竟,韩国人的坚韧不仅体现在韩剧里悲情,还能体现在出一窝电池里。

说到中国,那才真叫一个“膨胀术”,以前出口还在小作文水平,顶多过个百万,到了近两年直接拉满:去年586万辆,今年上半年308万辆,年终估计能再玩个大满贯。新能源车这块,更是顶流,大电池一甩,纯电和插混卖了106万辆。增幅大到欧洲人快分不清自家车厂和中餐馆。

如今奇瑞是出口第一,比亚迪追得堪比《封神演义》里的哪吒闹海,出口量直接翻倍,明年估计能把奇瑞拉下马。中国车企的秘诀其实很简单,价格甩得低,跟淘宝似的。技术更新快,电动车在欧洲卖得比奶酪都溜。虽然说有批评声,说中国车低端多,但在你买得起的范围里,谁还不是个“含电量”王者?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讲得很明白,出口车型里大头还是乘用车,卡车只是凑个数。每年能靠日元贬值多挣几毛钱,但你看美国这么一刀砍下来,利润啥都不剩,勒紧裤带也得憋到年底。老牌厂商变成了补习班学生,天天被小考折磨。

韩国车企的电动化等了很久,终于见到星星,虽然美国市场萎了,但欧洲市场撑起来了。电动车的出口额蹭蹭往上,说明他们最起码走对了路。氢能车还在小学生水平,看起来以后还得多张罗点“科幻”元素。

中国企业的“快进键”主要靠两点:一是供应链牢靠,啥都国产得了;二是电池和技术进步,成本能压到土地财政都羡慕。企业已经自带出口通道,奇瑞和比亚迪隔三差五就去欧洲、东南亚展示“中华豪车”。你想要小型,给你小型;要SUV,进门自己挑,除了带电不带电,什么都能选。

日本还在纠结,美国的关税太高,就是自己剥皮喝醋,命好才能活着。他们说,要不去墨西哥开厂,要不去东南亚伪装成泰国水果,其实是同一辆日本车,给关税一个心理安慰。长期来看,东躲西藏也不是事,除非美国啥时候想起来要收拢“国际友谊小车队”。

韩国玩的是鸡蛋放篮子里,谁掉了点就捡到新地儿。他们天生会分散风险,新能源车现在能撑起半边天,说不定哪天欧洲说“零排放”,韩国立马拍胸保证“对,我也会”。未来份额大概率会持续涨,毕竟电池比泡菜更耐保存。

中国这边,眼看性价比用到底了,下一盘棋肯定要往技术和品牌使劲。现在出口最火的还是经济型,“穷鬼乐园”称号快要认证了,等以后生态链拉起来、环保标准再提个六八十次,中国高端车或许也能在欧盟开豪门趴。只不过,海外市场环保要求死高,动不动就让你塞一堆芯片和电池,车企研发预算比中国足球工资还猛。

中国汽车出口领跑,日本受关税影响,韩国转战欧洲-有驾

看下来,其实中日韩汽车出口就像一场“三国杀”,谁也不肯降牌,谁也不占全便宜。中国靠铁皮便宜和电池猛冲,像“罗永浩直播”版的汽车界;日本被关税卡到脖子以下,快成了传奇里的NPC;韩国在中间跳探戈,谁有市场就投奔谁。

中国汽车出口领跑,日本受关税影响,韩国转战欧洲-有驾

表面上看,中日韩都在挣扎着活下去,其实只是危机感不同。你说中国车不是“高端”,那中国就降价再出新技术;日本想靠老本行再坚持,结果发现“国际老大”直接涨关税打脸;韩国找不到天平,又想创新又怕砍订单,只能在不同市场里耍花样。

结局怎么写其实不用猜,谁能跟上政策变脸、谁能读懂市场方向,谁就能把汽车卖到地球尽头。以后要是火星人来买车,我估计中国车企也会先降价到气体都买得起,丰田可能只能靠贩卖地球回忆,现代汽车继续给氢气画饼。

有人说,这场出口大战就是个大型荒诞剧,你以为在比技术,其实是比谁能在国际贸易里活得久。中国满地便宜,日本满腔理想,韩国半瓶创新,外面兜了一圈都在等关税新规和环保新宠。时势造车,车企造势,最后造出来的也许不是四个轮子,而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提价大赛。

我看着这出口数字,突然有点想自嘲。毕竟,哪怕我们都成了全球出口冠军,路上被堵还是得骂交警,电池再大,冬天还是得瑟瑟发抖。汽车圈卷得越快,生活反正还是这副模样:抢到龙头,杯水车薪,活着就是胜利。

说到底,这出口量统计就像一场加油站的段子比赛,看谁嘴硬看谁手快。新能源汽车电池里藏着未来,油车里藏着过去,关税里藏着“韭菜未来”。中国笑在今天,日本闹在昨天,韩国躲在明天。至于我们,开车慢点,毕竟下半年政策还没出,谁能笑到年底还真不好说。

全球汽车出口冠军?笑完了不如想想,明年,会不会是“共享单车回归”呢?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