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背景:完全独立的两个实体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由大华股份创始人朱江明领衔创立,核心股东包括红杉资本等机构。2023年Stellantis集团注资后,零跑仍保持创始团队主导的独立运营。吉利汽车则隶属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拥有极氪、领克等品牌,但从未通过股权或并购与零跑产生关联。两者总部虽同处杭州,却是完全独立的汽车企业。
技术路线:自研与多元化的鲜明对比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战略,自主掌握八合一电驱、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等核心技术,零部件通用率高达88%。其产品聚焦10-25万元主流新能源市场,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62%。吉利则采用多品牌并行策略,新能源领域依赖SEA浩瀚架构,传统燃油车与纯电车型并存,技术路线更趋多元化。
合作与竞争:短暂的资本联姻与长期博弈
2023年吉利曾以60亿港元战略投资零跑,但合作条款限制严格(如技术授权仅限于初代SEA架构),实际协同效果未达预期。2024年双方因技术专利纠纷公开对立,吉利指控零跑LEAP3.0架构存在专利重叠,零跑则以“供应商同源”回应。同期,零跑转向与中国一汽、Stellantis等企业合作,进一步疏离吉利体系。
误解溯源:地域与理念的巧合
公众误认为零跑属于吉利,主要源于两点:一是朱江明曾提出“做新能源界的吉利”,与吉利早期“造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理念呼应;二是两者均立足杭州,且零跑通过成本控制实现高性价比,商业模式表面相似。但本质而言,零跑是典型的新势力车企,吉利则是传统巨头转型代表。
结论:平行赛道上的中国车企样本
零跑与吉利的关系,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复杂生态——既有短暂资本合作,也有技术竞争与市场博弈。未来,二者或将继续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以截然不同的路径书写各自的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