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近这个操作,讲真,有点不当人。
怎么说呢,就是前脚刚发了星耀6,后脚银河A7就跟着来了,两台车价格咬得死死的,主打一个八到十一万区间。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不是对着比亚迪秦PLUS去的,这是对着自己人开的枪,属于左右互搏术练到了最高境界,最后发现两只手都骨折了。
发布会刚开完,我作为一个对花里胡哨特别敏感的中年人,就跑去店里看了一眼。这两台车摆在一起,那个场景,真的非常魔幻。
银河A7,往那一放,B级车的身板,看着就是大气,像个西装革履但预算不太够的实习生,努力想装出成熟的样子。而旁边的星耀6,好家伙,一张AMG附体的脸,杀气腾腾,像个精神小伙,兜里只有两百块,但敢在酒吧里开一瓶八千的黑桃A,当然是假的。
这俩车的目标客户画像都快重叠成一个点了,就是那种预算不多,但又想要插混,又想要看起来很牛逼,但内心深处知道自己买的就是个代步工具的拧巴用户。
吉利这一手,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吉利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它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让客户在吉利和比亚迪之间纠结,不如让他直接在吉利A和吉利B之间精神分裂。最好的防御不是建墙,是直接把战场变成沼泽,大家一起陷进去,谁也别想跑。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坐进车里,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银河A7,一屁股坐进去,嚯,15.4英寸的大屏杵在中控,L2辅助驾驶是标配,高配还有高速NOA。一切都告诉你,我们是新时代的产物,我们懂科技,我们是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配置给得水一加,立马膨胀。它努力营造一种高级感,一种“虽然我便宜,但我什么都有”的错觉。
然后你再挪到星耀6里,画风突变。屏幕小点,低配连360全景都没了,给你个倒车影像,主打一个“能用就行”。后悬挂,更是重量级,直接给你个扭力梁。八万块钱你还想要多连杆?要啥自行车!
这两种配置的取舍,简直是把人性的弱点放在显微镜下烤。
A7告诉你,多花一万多,你就能拥有一个B级车的空间,一个看似更高级的底盘,一个能让你在高速上假装打瞌睡的L2。这是典型的“获得感”营销,让你觉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星耀6则在你耳边低语,省下那一万多,去吃几顿海底捞不香吗?给你一张AMG的脸,别人谁知道你后悬挂是扭力梁?面子才是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货。这是“性价比”的终极诱惑。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各种电动爹的人,必须说两句。那个L2辅助驾驶,在咱们这个老头乐和外卖小哥满天飞的魔幻路况下,它的关键作用不是帮你开车,是帮你集中注意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在哪个刁钻的角度突然选择退出,那一瞬间的刺激,比恐怖片带劲多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至于那个多连杆和扭力梁,讲真,在市区里天天堵车蠕行,时速超不过40,你真的能开出区别吗?99%的人开不出来。剩下的1%是赛车手,他们也不会买这俩车。A7的下盘功夫,理论上是更稳,是练过的。星耀6就有点虚,感觉是野路子出身。但在现实的铁拳面前,管你什么武当峨眉,一板砖撂倒,众生平等。
所以你看,吉利这一招有多毒。它根本不是在卖车,它是在给你做心理测试。
测试你的核心需求到底是什么?是那一点点虚无缥缈的“高级感”,还是实实在在省下来的人民币?是后排家人偶尔乘坐的“大空间”,还是每天自己上班路上别人多看两眼的“运动脸”?
这已经不是产品力的竞争了,这是在玩弄人心。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吉利的产品经理可能就在屏幕对面看着我,一边看一边骂,说我不懂他们的宏大布局。宏大个屁。
说白了,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不是田忌赛马了,而是直接掀桌子,把马牵出来当场红烧。谁还跟你讲究武德?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所有关于驾驶质感的玄学描述,都显得极其苍白。
唯一的真理就是价格。
星耀6把价格干到了7.98万起,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直接拿着刺刀冲进了比亚迪的战壕,大喊一声“来啊,互相伤害啊!”。而银河A7,起步价虽然高一点,但顶着一个B级车的名头,同样是一把杀伤力巨大的武器。
所以,这两台车到底怎么选?
我的建议是,先别选。
真的,先别急着掏钱。这只是吉利打出的第一枪,或者说,是自己对着自己开的第一枪。这一枪打出去,整个8到11万的市场都要抖三抖。比亚迪会怎么接招?长安、奇瑞会不会心态爆了,连夜开会也端出两个“神经病”出来?
现在的汽车市场,就是一场大型的修仙现场,所有人都在疯狂内卷,试图渡劫飞升。但大部分的结局,都是被天雷劈得外焦里嫩。我们作为消费者,最好的姿态就是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一边吃瓜一边看他们表演。
非要给个结论的话。
如果你真的特别急,家里没车不行,而且你坚信自己买完之后绝对不会看任何汽车新闻,能把所有降价消息都屏蔽掉,那你可以考虑。注重家里人感受,偶尔要拉一拉岳父岳母的,就去看看银河A7,至少空间大,他们没法挑理。如果你就是个刚毕业的单身狗,觉得车就是个铁壳子,帅就完事儿了,那星耀6那张脸确实能唬住不少人。
但能过,就是能过。
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不过对于吉利,还没到那个份上。
所以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是等。等到他们杀红了眼,等到4S店的销售看你进门都快哭了,那时候再去谈。记住,在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里,谁先动心,谁就输了。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等外面送外卖的打折。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