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2亿宝马5S店倒闭,比亚迪千万元接手?

投资3.2亿的宝马全球首家5S店,关门了;被比亚迪经销商1000万“抄底”接手了。

这事儿听起来像不像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汽车版《灰姑娘》?只不过,这次不是王子救公主,而是新能源“后浪”接盘了燃油车时代的“顶配遗梦”。北京星德宝,这家曾号称“宝马全球最牛4S店”的地标,2024年10月正式闭店,欠薪、欠客户定金、品牌授权终止,一地鸡毛。 而如今,原址即将迎来腾势和方程豹——比亚迪旗下的高端与个性化品牌。网传接手价仅1000多万元,省下近2亿元硬装成本。这波操作,不叫接盘,叫“精准抄底”。

我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看着燃油车经销商的“诺基亚时刻”正在上演,心里五味杂陈。这不仅是门店易主,更是一场关于技术、利润、用户选择和未来方向的无声革命。

5S店的“S”,终究没能拯救“4S模式”的黄昏

先说说“5S”到底是什么。除了传统的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s)、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第五个“S”是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北京星德宝当年确实下了血本:太阳能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环保建材、全LED照明……硬件上堪称“绿色样板间”。

但问题来了:环保设计能当饭吃吗?

我曾去过这家店,第一印象是“壕”。2.2万平方米,挑高大厅,宝马展车在环形坡道上缓缓旋转,像在演《碟中谍》。可再豪华的展厅,也抵不过“卖一辆亏一辆”的现实。2024年,传统豪华品牌销量普遍下滑,部分品牌经销商毛利率跌至负值。宝马X3、3系这些曾经的“利润奶牛”,如今在新能源冲击下,价格战打得连底裤都不剩。

一位前星德宝员工私下告诉我:“我们店月均销量下滑40%,但运营成本一分没少。工资、租金、厂家返利政策收紧,三座大山压下来,现金流断得悄无声息。”

3.2亿的投资,换来的不是持续盈利,而是一座“豪华的负债工厂”。

比亚迪为何敢“1000万抄底”?

1000万,连当年总投资的零头都不到。但这笔账,比亚迪系的北方华鹏算得明明白白。

第一,省下的不只是钱,是时间。

2万平方米的展厅,按现在标准重建,光设计+施工+审批,没一年下不来。而接手现成的,4月初就能开业。在新能源扩张的“抢地盘”阶段,时间就是市场份额。

第二,地段没变,客户基础在。

北京南四环,车市黄金地段。周边高净值人群聚集,原本就是豪华车消费主力。这些人现在不买宝马,难道就不买30万以上的车了吗? 恰恰相反,他们正在转向蔚来、理想、腾势。北方华鹏接手的不是一栋楼,而是一个现成的高端消费流量入口。

第三,品牌势能正在倒转。

我试驾过腾势N7,说实话,它的空气悬架调校、智能座舱交互、甚至音响系统,已经不输同价位的宝马i4。而方程豹5,那套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硬刚奔驰G级都不虚。消费者要的不再是“蓝天白云”,而是“科技平权”和“性能越级”。

传统4S模式,为何被时代抛弃?

咱们来算笔账。

传统4S店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

每月租金百万起步

库存压力大(一辆宝马X5压一个月,利息好几万)

投资3.2亿宝马5S店倒闭,比亚迪千万元接手?-有驾

厂家返利政策年年收紧

售后依赖保养、维修等“后市场”收入

而新能源品牌,尤其是比亚迪,玩的是“轻资产+高周转”:

直营+授权混合模式,控制力强,反应快

订单式生产,减少库存压力

三电终身质保,降低用户顾虑,提升口碑

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减少中间环节

我认识一位比亚迪4S店老板,他跟我说:“我们现在不靠卖车赚钱,靠保险、金融、充电服务、老客户转介绍。车卖出去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而传统豪华品牌呢?还在靠“加价提车”“装潢套餐”“金融服务费”这些老套路。用户早就不买账了。

国产新能源,凭什么“反向收割”豪华品牌渠道?

我们来看几个真实案例:

北京华阳奥通,曾是北京最大奥迪4S店,如今成了鸿蒙智行(AITO问界)旗舰店。问界M9一上市,月销破2万,展厅天天爆满。

广州正通奥迪,亚太最大奥迪5S店,现在是蔚来中心。用户可以在里面喝咖啡、带娃玩乐高,完全不像传统4S店那样“拒人千里”。

重庆某凯迪拉克4S店,改成了方程豹展厅。老板说:“以前卖XT5,客户砍价砍到怀疑人生;现在卖豹5,有人直接全款提车,还问有没有现车。”

这背后,是用户心智的彻底转移。

我试驾过蔚来ET7,它的NOMI语音助手能记住我和副驾乘客的偏好,座椅、空调、音乐自动调节。而我在某德系豪华品牌试驾时,语音识别还在“听不懂普通话”。

科技体验的代差,已经不是“配置高低”能弥补的了。

竞品对比:宝马i4 vs 腾势N7,谁更“值”?

我们拿即将在原星德宝店销售的腾势N7,对比宝马i4(同为中大型纯电轿跑,价格区间35-50万):

维度 腾势N7(2024款) 宝马i4(2024款) 我的看法

续航(CLTC) 702km(四驱) 567km(eDrive40) N7胜出。实际高速续航差距更大,比亚迪刀片电池效率更高

智能驾驶 L2+级,支持城市NOA L2级,功能保守 N7碾压。城市领航辅助已是标配,宝马还在“基础驾驶辅助”打转

底盘调校 空悬+CDC,舒适与操控兼顾 后驱调校偏运动,但无空悬 各有千秋。宝马操控更“德味”,但N7的舒适性更适合中国路况

投资3.2亿宝马5S店倒闭,比亚迪千万元接手?-有驾

座舱体验 旋转大屏、帝瓦雷音响、AR-HUD ID8系统,哈曼卡顿音响 N7更沉浸。交互更智能,音响效果实测更震撼

结论: 如果你追求驾驶乐趣和品牌光环,i4仍有价值。但若论综合体验、科技配置和性价比,腾势N7几乎是降维打击。

这场“抄底”,是终点,还是起点?

北京星德宝的倒下,不是孤例。2024年,全国已有超过40家传统豪华4S店翻牌为新能源品牌。这不是偶然,是必然。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30万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场,蔚来占比45.9%(数据来源:乘联会)

比亚迪DM 5.0混动技术,让油耗降至5L/100km,性能却超5.0L V8

国产车智能化水平,已全面超越同价位合资品牌

传统豪华品牌若不加速电动化,只会被越甩越远。

宝马的i系列、奔驰的EQ系列,声量远不如自家燃油车。而奥迪的电动化战略,至今还在“PPT阶段”。

写在最后:时代抛弃你时,从不打招呼

我曾以为,像星德宝这样的“旗舰4S店”,会是行业的标杆,是百年老店的雏形。

可现实是:它成了新能源浪潮下的“时代标本”。

比亚迪用1000万,买的不只是一栋楼,而是对旧秩序的重新定义权。

它告诉我们:未来的汽车零售,不拼豪华装修,而拼用户体验;不靠品牌溢价,而靠技术兑现。

所以,各位车友,我想问问你们:

如果你现在要买一辆30万以上的车,你会选“蓝天白云”的标,还是“科技平权”的实?

你会为品牌历史买单,还是为明天的出行方式投资?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听说新店装修时,工人拆掉了宝马的巨型LOGO,露出底下“可持续性”的太阳能板——如今这些板子,正为腾势的充电桩供电。

这大概是最诗意的“能源革命”了。

投资3.2亿宝马5S店倒闭,比亚迪千万元接手?-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