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已颠,长安悟了,欧洲同行心态崩了

马自达最近整了个大活儿,要把在长安生产的EZ60,换个名叫CX-6e,打包送去欧洲。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那个曾经执着于转子发动机和“人马合一”的东瀛宝马,终于想通了,决定在新能源的牌桌上跟一把。

但讲真,你只要把这车的前世今生稍微扒拉一下,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马自达开窍了,这是长安汽车的一次大型行为艺术,主题叫“借尸还魂”。

不装了,摊牌了,马自达现在就是长安出海欧洲的“任意门”。

我们先来解构一下这个叫CX-6e的“压缩毛巾”。

这玩意儿的本体,是在国内卖的长安马自达EZ60,而EZ60的本体,是长安的深蓝S07。好家伙,这套娃套得,俄罗斯人都得直呼内行。从平台到三电,从供应链到生产线,根子上就是个纯纯的中国特产,所谓的马自达血统,可能就剩下那个标和设计师在画图时参考了马自达的几张PPT。

这操作骚就骚在这里。马自达在电动化上,突出一个“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起了几十年,到现在连个像样的电车都掏不出来,眼看欧洲那边碳排放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再不交作业就要被罚到破产。怎么办?自己造肯定是来不及了,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不是去买技术,也不是去搞研发。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正在开席的邻居家的饭菜连锅端过来,告诉大家这是我们家的新菜系。

长安就扮演了这个厨艺精湛的邻居。

对于马自达来说,这叫续命。但对于长安来说,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

马自达已颠,长安悟了,欧洲同行心态崩了-有驾

你想想,长安深蓝在国内打得有声有色,但扔到欧洲去,谁认识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欧洲消费者看你的眼神,就跟你看一个突然冒出来说要卖给你82年拉菲的非洲部落老哥一样,充满了怀疑和不解。品牌认知度这东西,不是你车造得好就能有的,它是个玄学,需要时间去熬,去烧钱讲故事。

马自达已颠,长安悟了,欧洲同行心态崩了-有驾

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底盘吗?不,是那个三叉星徽。是那个你开出去,别人就知道你“混得不错”的社会共识。这是一种信仰。

长安没有这个光环。但马自达有。

虽然马自达的光环现在有点黯淡,甚至有点漏风,但在欧洲市场,它好歹是个几十年的老字号,经销商网络铺得跟毛细血管一样,用户基础也还在。长安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技术,自己的灵魂,悄悄注入到马自达这个“金钟罩铁布衫”里,然后大摇大摆地开进欧洲市场。

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借船出海,或者说得再朋克一点,是“夺舍”。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幻想过“人马合一”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新闻时心态是复杂的。这就好比你粉了多年的一个武林高手,剑法卓绝,身法飘逸,结果有一天他告诉你,他打不过这个时代了,以后行走江湖,用的是隔壁王铁匠造的加特林,只不过在枪托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你问他剑法呢?他说剑法已经融入到了每一次扣动扳机里。

你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的。

但商业世界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马自达现在的心态,就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既然自己修仙修不出个名堂,那就找个已经渡劫一半的大佬搞双修,至少能保住元神不散。

而长安呢?长安就是那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玩家。

当所有中国车企都在吭哧吭哧地建海外渠道、打品牌广告、搞本地化运营的时候,长安直接掀桌子了。它发现了一个BUG,一个系统漏洞:可以直接利用现有合资伙伴的“尸体”,完成一次瞬间传送。

就问你怕不怕?

欧洲同行看了也得傻眼:“坏了,家里进贼了,还是内鬼开的门!”

当然,这场“过继”仪式也不是全无风险。

首先,你真觉得欧洲人是傻子吗?他们开了几十年车,难道闻不到这台CX-6e里浓浓的重庆火锅味儿?当他们发现这台“马自达”的驾驶感受、车机逻辑、甚至是充电口的标准都和一个叫“深蓝”的中国品牌一模一样时,马自达多年积攒的品牌玄学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崩塌。这对马自达而言,是饮鸩止渴。

其次,对于长安,这是一次赌博。如果CX-6e卖得不好,那等于宣告这条“捷径”走不通,还得老老实实从头再来。如果卖得太好,那就更有意思了。功劳算谁的?利润怎么分?以后欧洲人认的是长安的技术,还是马自达的标?这种爱恨情仇,写出来比八点档的家庭伦理剧都精彩。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比喻成家庭伦理剧,可能有点太温和了。

这他妈简直是天才般的无耻!

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一个让所有老牌车企都感到脊背发凉的事实:游戏的规则,真的变了。

过去几十年,合资模式的核心是“市场换技术”,我们拿出的市场,换来的是别人淘汰的生产线和过时的技术。而现在,长安和马自达的操作,是赤裸裸的“技术换渠道”。是我,中国的车企,用我最先进的平台,最成熟的三电技术,去“赏赐”给你这个日薄西山的老同志一个在牌桌上继续苟活的机会,而你,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你那点儿仅存的品牌价值和渠道网络。

马自达已颠,长安悟了,欧洲同行心态崩了-有驾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次“诺曼底登陆”。登陆的方式很不体面,甚至有点鸡贼,但能赢,就是能赢。

讲真,欧洲人对车内空间的需求有时候挺迷的,就跟我家猫一样,你给它买个大猫窝,它非得睡在快递盒子里。可能他们就喜欢这种“熟悉的陌生感”吧。

所以,别再纠结什么CX-6e的血统纯不纯了,也别再感叹马自达的堕落了。在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活下来是唯一的真理。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关乎技术、品牌和市场的宏大叙事时,其本质可能非常简单。

马自达已颠,长安悟了,欧洲同行心态崩了-有驾

那就是,长安悟了,马自达颠了,而欧洲的同行们,心态马上就要爆了。

最终,这场荒诞大戏的结局是什么?如果CX-6e在欧洲大卖,那证明品牌信仰在绝对的产品力面前,就是个屁。如果它卖得一塌糊涂,那证明欧洲人民的信仰还是很坚定。

所以,这个故事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于激光雷达,而在于老头乐。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道理就永远在你这边。同理,出海的未来也不在于你造了多牛逼的车,而在于你能不能找到一个最意想不到的姿势,把车塞到别人家里去。

从这个角度看,长安和马自达,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