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首周订单榜揭晓,鸿蒙零跑破1.5万,小鹏1.3万稳居前列!

最近汽车圈子里的事儿,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咱们老百姓常说“金九银十”,意思是九月和十月是买东西,特别是买车的好时候。

往年呢,这股劲儿都是慢慢上来的,可今年倒好,九月的大门才刚打开一个礼拜,好几家国产新能源车企就直接把气氛给推到了顶点,那阵势,简直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一块儿放了个“大招”。

9月首周订单榜揭晓,鸿蒙零跑破1.5万,小鹏1.3万稳居前列!-有驾

根据一些行业内人士透露出来的数据,就在九月的第一周,也就是从一号到七号这短短七天里,几家备受关注的国产新势力品牌的订单量,可以说是相当惊人。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华为深度参与的鸿蒙智行和一直走亲民路线的零跑汽车,这两家的新增订单据说都冲上了一万五千台这个大关。

紧跟在后面的小鹏汽车,也拿下了大约一万三千台的订单,稳稳地站在了第一梯队里。

这几个数字一出来,不光是业内人士,就连我们这些平时只把车当代步工具的普通人,都感觉到了市场那股扑面而来的热气。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它们能一开局就这么猛?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先说说鸿蒙智行吧。

一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问界汽车,毕竟问界M7、M9卖得确实好,路上也越来越常见。

但实际上,鸿蒙智行现在是一个“大家族”,除了问界,还有智界、享界、尊界这些新成员,它们都搭载了华为的全套智能技术。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门派,不只有一个高手,而是一群高手组团出击,覆盖了不同的价位和车型,想买车的人总能在这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

这次一周能拿到一万五千台左右的订单,说实话,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9月首周订单榜揭晓,鸿蒙零跑破1.5万,小鹏1.3万稳居前列!-有驾

情理之中的是,华为的技术实力摆在那儿,尤其是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块,确实是国内顶尖水平,很多人就是冲着“华为”这两个字去的。

意料之外的是,它的热度能持续这么高。

这主要得归功于八月底的那场发布会。

华为一口气亮出了好几款新车或者改款车,比如新款的智界S7、全新的轿跑SUV智界R7,还有问界M5的特别版和M8的纯电版。

这种密集的产品攻势,让消费者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过来了。

特别是那个新智界R7,宣传说全系列都标配了华为最高级的智能驾驶系统,连激光雷达这种以前只在最贵的车上才有的硬件,都成了基础配置。

这对于想体验高科技,但预算又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老板告诉你,不管你点哪个菜,都送一份店里最招牌的佛跳墙,那感觉肯定不一样。

所以,九月份一到,之前积攒的关注度就迅速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再来看零跑汽车,它这次的表现可以说是最让人惊喜的。

同样是一周一万五千台的订单,这个数字直接打破了零跑自己的历史记录。

要知道,在很多人印象里,零跑一直是个“实在人”,主打的就是一个性价比,用更少的钱,给你更多的配置。

它能和有华为光环加持的鸿蒙智行并驾齐驱,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9月首周订单榜揭晓,鸿蒙零跑破1.5万,小鹏1.3万稳居前列!-有驾

据说,在九月的第一个周末,零跑光一天的新增订单就超过了五千台,这个爆发力确实有点吓人。

那么,零跑是靠什么突然爆发的呢?

这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零跑在八月份也干了件大事,就是发布了它全新的技术架构,叫“LEAP 3.0”。

这个东西听起来很专业,但说白了,就是零跑把造车最核心的几大块技术,比如电池、电机、电控,还有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全都实现了自己研发、自己生产。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是成本能控制得更低,因为不用从别人那里高价采购核心部件了。

其次是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会更好,就像是你自己组装一台电脑,所有的硬件都是最适配的,运行起来自然更流畅。

有了这个技术基础,零跑就能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把产品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再往上提一个台阶。

所以当搭载这个新技术的零跑C10等新车一亮相,市场反响就特别热烈。

消费者发现,花差不多的钱,现在能买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的车了,那订单自然就来了。

这充分说明,咱们中国的老百姓买车越来越理性了,谁的产品有诚意,谁的东西货真价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最后说说小鹏汽车。

9月首周订单榜揭晓,鸿蒙零跑破1.5万,小鹏1.3万稳居前列!-有驾

虽然一万三千台的订单比前两家稍微少一点,但这个成绩绝对不容小觑,也足以证明它在市场上强大的号召力。

小鹏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技术理工男”,特别痴迷于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它的XNGP城市智能驾驶功能,在很多城市都已经能像老司机一样开车了,这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小鹏最近的策略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它一方面继续通过G6、G9、X9这些车型,在二十多万甚至更高端的市场里,巩固自己技术领先的形象。

另一方面,它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子品牌叫MONA,主攻十万到十五万这个价位的市场。

这个做法非常高明,就像一个高端大厨,不仅开了一家高级餐厅,还开了一家价格亲民的家常菜馆。

MONA的首款车M03,设计年轻,续航扎实,而且还继承了小鹏在智能化方面的一些优势,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年轻家庭和首次购车用户的目光。

这样一来,小鹏就等于是“两条腿走路”,既能抓住追求顶尖科技的消费者,也能服务好更广大的主流用户群体。

所以,这一万三千台的订单里,既有老粉丝的持续支持,也有大量被新品牌吸引来的新客户,这种增长结构显然更加健康和稳固。

总的来看,九月第一周车市的火爆,是这几家车企在八月份精心布局、厚积薄发的结果。

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传统淡季发布重磅产品和技术,就是为了在“金九”的起跑线上抢占最有利的位置。

这场开局的“神仙打架”,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

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

车企为了吸引客户,就必须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把以前高高在上的技术和配置,下放到更亲民的车型上,同时价格也会变得更加透明和实惠。

看着这几家国产车企你追我赶,不断拿出好东西,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中国汽车工业真的强大起来了,我们买车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底气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