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咱们老百姓聊天,除了房子、孩子,又多了一个热门话题,那就是车。
不过现在聊车,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以前我们关心的是发动机排量多大、百公里耗油几个,现在呢,张口就是这车聪不聪明、能不能自动停车、语音助手听不听得懂人话。
这说明啥?
说明汽车对我们来说,早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了,我们希望它更像一个贴心的伙伴,一个能懂我们、帮我们、甚至保护我们的智能出行终端。
就在前不久重庆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一台叫做问界新M5 Ultra的车,就给大伙儿交出了一份关于未来出行的答卷,可以说是把很多人对“聪明车”的想象,实实在在地摆在了眼前。
咱们先来说说开车这件事,尤其是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或者是不喜欢开车的朋友来说,最头疼的是啥?
恐怕就是复杂的路况和磨人的停车了。
问界新M5 Ultra这次主打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华为那套最新的ADS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给车子配上了一双“千里眼”和“顺风耳”。
这双“千里眼”,是由一个192线的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组成的。
可能听着有点专业,咱们把它说白了。
192线激光雷达,就相当于车顶上装了一个能瞬间发射和接收近两百束激光的扫描仪,它能在一秒钟内把周围的环境,包括马路牙子、地上的小坑、突然窜出来的行人,都清清楚楚地扫描成一个三维立体图像,比人眼看得还精细、还快。
而那个4D毫米波雷да,就更厉害了,它不仅能测出前方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向,还能测出它的高度,这样一来,系统就能准确分清前面的是一辆小轿车还是一辆大货车,而且这玩意儿还能穿透雨雾,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看得更远更准。
有了这么一套顶级的硬件,这台车就能实现一个听起来特别神的功能,叫做“车位到车位”的无缝衔接辅助驾驶。
咱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你好不容易开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大型商场,以前是不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找入口、排队过闸机、在绕来绕去的地下车库里找路,最后看到个车位还得小心翼翼地倒进去?
现在,你只需要在停车场入口启动这个功能,车子就能自己搞定这一切。
它会自己识别闸机、自动抬杆通过,遇到环岛或者复杂的岔路口也能从容应对,甚至最后自己找到一个空闲车位,一把就给你停得板板正正。
这整个过程,你几乎可以放手不管,大大减轻了驾驶的疲劳感和精神压力。
更有意思的是,这套系统还会自己学习和进化。
比如它新增加的一个鸣笛提醒功能,就特别有“人情味儿”。
在路上开车,咱们最怕的就是旁边车道的车冷不丁地加塞或者鬼探头,这套系统能提前预判到这种危险行为,然后主动“嘀嘀”两声,替你鸣笛警告对方。
这一下,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在执行指令,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帮你看着路,这种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
说完了“怎么开”,咱们再进到车里,聊聊“怎么用”。
如果说高级的辅助驾驶解决了出行的安全和便捷问题,那智能座舱解决的就是出行的舒适和乐趣问题。
问界新M5 Ultra的车机系统里住着一个叫“小艺”的语音助手,但这个小艺可不是以前那种你问一句它答一句的呆板程序。
它背后有盘古和Deep Seek这些国产大模型的支持,让它变得特别聪明,能理解你比较复杂的指令,聊天也更自然。
最让人觉得好玩的是一个叫做“一句话音色克隆”的功能。
你只需要对着麦克风说几句话,录下你的声音样本,系统就能把你的声音“克隆”下来,生成一个用你的声音说话的专属语音助手。
你可以克隆自己的,也可以克隆家人的,想象一下,以后在车里给你导航、为你点歌的,是爱人或者孩子熟悉的声音,那种感觉是不是特别温馨?
科技的温度,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这种人性化的体验还延伸到了车上的每一位乘客。
以前一上车,大家就得抢着连蓝牙放自己喜欢的歌,现在不用了。
这台车支持鸿蒙手机终端的应用无缝上车,不仅是驾驶员,后排的乘客也能用自己的手机扫个码,把手机上的音乐、视频APP投到车机屏幕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超级桌面”,每个人都能享受自己的私享娱乐空间,互不干扰。
这种从“主驾为中心”到“全员共享”的转变,让一台车真正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客厅。
当然,再先进的功能、再酷炫的体验,都得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这台车的品质得过硬。
一台车从一堆零件变成一个能上路的成品,中间要经过成千上万道工序,怎么保证每一台车都造得结实、耐用、安全?
问界给出的答案是位于重庆的两江智慧工厂。
这座工厂可以说是代表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顶尖水平。
走进工厂,你几乎看不到太多工人,取而代之的是超过1000台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在生产线上精准而高效地协同工作,像焊接、喷涂这些关键的工序,已经实现了100%的自动化。
机器操作的好处就是精准和稳定,它不会疲劳,也不会出错,能保证每一台车的制造工艺都达到完全一致的高标准。
为了把控质量,工厂还建立了一套物联网平台,从一块钢板进入生产线开始,到最后整车下线,所有环节的质量数据都会被100%自动采集和分析。
这意味着每一辆出厂的问界新M5 Ultra,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质量档案”,就像我们的“健康档案”一样,详细记录了它“出生”的每一个细节。
将来万一有什么问题,工程师可以立刻调取这份档案,精准追溯到是哪个环节、哪个零件出了问题,这种对质量的极致把控,给消费者的就是一份沉甸甸的安心。
此外,工厂还用上了“数字孪生”这种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在电脑里先1:1复制一个和现实工厂一模一样的虚拟工厂。
在实际生产开始之前,工程师们会先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无数次的模拟和优化,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前在电脑里解决了。
这就好比打游戏先开了“上帝模式”,把所有关卡的攻略都研究透了,再来现实中操作,自然是事半功倍,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所以说,我们今天能体验到问界新M5 Ultra上那些聪明的科技,背后是咱们国家在智能制造领域强大的实力在做支撑,这展现的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创新,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全面升级的一个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