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宝打算为中国电动车换上自家车标之际,Stellantis集团以最为直接的举措,给出了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的“应对策略”。这场预计从2026年开启的“换标合作”,不但让零跑B10备受瞩目,还揭示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新生存逻辑。
此次操作的关键在于“借船出海”。据德国媒体报道,欧宝会引入零跑最新的B10纯电紧凑型SUV,并将其作为独立车型纳入产品线。这款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的汽车,在欧洲的起始售价为29900欧元,而在国内的售价仅为9.98万 - 12.98万元,凭借高性价比,它有望突破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价格障碍。更为重要的是,零跑打算在2026年于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该工厂不仅有现成的标致、欧宝生产线,还会配套宁德时代的电池超级工厂,能够直接避开欧盟20.7%的进口关税,从而进一步削减成本。
背后的合作基础早已稳固。2023年,Stellantis投入15亿欧元,获得零跑20%的股份。到了2024年,双方共同组建了合资企业零跑国际,Stellantis持有51%的股份,并开放其全球销售渠道。这一战略布局已开始显现成效:2024年第三季度,零跑在欧洲的销量达到4894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11835.59%。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1万辆,成为三年内欧洲累计销量突破万辆的唯一中国品牌。其中,T03的销量增加到3506辆,C10的销量也上升至846辆,渠道赋能的优势十分明显。
对于Stellantis和欧宝来说,这是在无奈状况下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欧宝已经放弃了2028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的目标,因为独自进行转型所需的成本过高;而Stellantis自身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2024年上半年净营收降至743亿欧元,下滑了13%,净亏损达到23亿欧元,全球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再看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它们不仅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还在智能配置上拥有优势,零跑B10高配车型所搭载的高通8295芯片和激光雷达,正是欧洲消费者所看重的亮点。
“中国产品搭配欧洲品牌”的这种模式并非首次出现,五菱在海外把标志换成雪佛兰并取得成功就已提供了先例。要是零跑更换为欧宝标志后能开拓市场,Stellantis极有可能把该模式应用到其他品牌上,甚至让当年燃油车时代合资的繁荣景象再度出现。
然而,挑战也依旧存在。欧洲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以及本地化适配方面的细微问题,均为潜在的挑战。你觉得这种“换标捷径”能否助力Stellantis于欧洲电动车市场立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