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车市,简直比连续剧还精彩。比亚迪稳坐头把交椅,吉利和奇瑞默默数钱,广汽和东风却像被下了“加速包”一般直线坠落。如今卖车的逻辑说白了就一句话——谁家的新能源不行,基本可以准备退出舞台。
先看榜首,比亚迪半年卖了214万台车,厉害的是有三分之一来自海外。宋PLUS 在泰国能和日系车正面掰腕子,这年头,谁还在嘲笑国产车呢?把铃木、本田逼得脑壳疼的,可能不是特斯拉,是比亚迪。
吉利最近的节奏相当稳,旗下银河系列大爆发,其中银河L7单月卖两万多台。自家燃油车份额被自己新能源吃了,这操作就像兄弟俩争家产——但总归姓吉利。相比之下,奇瑞显得更有野心,虽然国内只排第五,但在海外直接卖了55万台,星途成了俄罗斯新“街车”,让莫斯科小伙子们都开起了中国车。你还在担心中国制造出海?奇瑞人家已经在外面成了“走量王”。
反观广汽,惨不忍睹。广汽埃安销量直接暴跌14%,传祺影豹混动在新能源浪潮下成了“吊车尾”,连比亚迪秦都打不过。东风更是一路下坡路,合资品牌整体下滑。岚图原本想追着理想猛冲一把,结果努力半天,销量还不到理想的零头,满打满算还不如直播带货的流量。
这个时代玩车,讲的已经不是传统游戏了。出口能力和技术输出才是血脉王道。长城还在死磕越野,坦克系列跌了七成,只能说“情怀”不再值钱;新能源转型慢一点,都好像掉队好几年。北汽还好有奔驰撑腰,否则在这场混战中,早就被淘汰出局。
说实话,现在买车仿佛下注。谁也保不准哪天眼前的品牌转身就倒下了,只剩朋友圈怀旧。车企的压力巨大,价格战眼看还要白热化。小鹏G6刚把价格一口气砍了四万,问界M7改款狠心直接砍掉智驾版。库存积压多的厂商,恐怕得鼓足勇气走进厕所准备“哭晕”了。
今年对车企来说,生死线无比清晰:左手要有新能源爆款,右手要能在海外建厂。而做不到这两点的,明年财报估计要铺满红色预警灯。谁都知道,不再是以前只靠合资分蛋糕的年代了,如今是“技术流”,靠的是产品硬实力和开疆拓土的能力。企业不转型、不卷技术、不走出去,下场只能是“等风来”的被动挨打。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魔幻事件也发生了:大众打算买小鹏的平台,丰田主动找比亚迪要电池。这波“反向输出”,比“南水北调”还令人感慨。原本笃信“日本车最省油”“德系机械最耐造”的时代,一夜之间崩塌。现在连百年巨头也要向中国品牌借技术。这,不是科幻,这是现实。
别以为国外市场一片坦途,国内的竞争正酣,技术研发与售价攻防一体,国外则是“谁先抢到渠道,谁就占领先机”。出口之争、品牌之争,样样都需要现金和胆量。能卷的,早就卷到地板下,不能卷的,只能抱着库存过冬。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合资品牌高光时刻,那么现在就是大换血的淘汰赛。曾经谁能想到国产车主导风向、更能左右全球车市版图?现如今,这一切正在真实上演。毕竟,活下来的只有两类企业:一类是能打爆款、出海捞金的赢家,一类是变成大家茶余饭后谈资的“前车之鉴”。
自此,车市大潮早已变了天,只是谁能坚持到最后,还得看明年的这份榜单到底有哪些名字还在。这场竞技,才刚刚拉开帷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