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踩的刹车、停车时拉的手刹,还有那个带字母“P”的电子按钮,看起来都带着“刹”字,可它们压根不是一码事。就像家里三兄弟,虽然都姓“刹”,干的活却天差地别。
右脚底下那个踏板是行车制动器,江湖人称脚刹。这家伙是真正的劳模,只要车轮在转就归它管。从等红灯时的轻点刹车,到高速上的紧急制动,全靠它通过液压系统让四个轮子同时减速。原理简单粗暴——刹车片夹住旋转的刹车盘,像钳子捏住旋转的飞轮。有数据表明,普通家用车百公里时速刹停距离大约40米,这份成绩单上脚刹是绝对主角。
左手边的拉杆或按钮属于驻车制动系统,传统派叫机械手刹,新潮款叫电子手刹。这哥俩专管车辆静止时的安全,好比给停稳的汽车打上楔子。传统手刹通过钢丝拉线锁死后轮,力气不大但足够防止溜车。某次我在重庆洪崖洞的陡坡上停车,拉紧手刹后还特意往车轮下垫了块石头——毕竟这种机械装置万一老化,制动力会打折扣。
电子手刹本质上还是手刹,只不过把钢丝拉线换成了电机驱动。按个按钮就能自动锁死后轮,等红灯时不用一直踩着刹车。有些高端车型更聪明,挂P挡自动拉电子手刹,系安全带踩油门自动解除。但别被这些花哨功能唬住,去年冬天有车主在结冰路面误触电子手刹,结果车辆甩尾的惊险场面说明,这东西终究只是为静止车辆设计的。
最容易被混淆的是电子手刹的应急功能。在脚刹失灵时,长按电子手刹按钮能激活ABS系统进行紧急制动。但这个操作就像消防栓里的救命水,平时乱碰只会惹麻烦。我认识个新手司机,高速上想试试这个功能,结果车辆突然减速差点引发追尾。厂家设置这个功能时都藏着掖着,就怕车主随便尝试。
三种刹车各司其职得像老戏班子的分工:脚刹是武生,负责台上翻腾时的安全着地;手刹是琴师,保证戏罢人散后道具不会乱滚;电子手刹就是升级版的自动调音器,让琴师省点力气。有经验的司机都懂,脚刹要像对待绣花针般细腻——预判路况提前轻踩,手刹则要像拧螺丝似的果断——停车必须拉到位。
记得有回在4S店见到辆事故车,车主抱怨电子手刹不灵导致溜车。技师检查后发现是车主从来不用脚刹,等红灯全靠电子手刹应付。这就像用痒痒挠来挖地基,工具再好也使错了地方。现在很多车取消机械手刹改用电子的,但再先进的按钮也替代不了脚下真功夫。
刹车系统说到底就是车辆的保险绳,关键时候能救命的就是好刹车。下次启动前不妨多看一眼仪表盘,那个亮着的“P”字标志,正安静地守着最后一道防线。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