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

你有没有想过,2030年我们的车是什么样子?是能充满电跑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还是彻底没有方向盘的无人驾驶?最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这份堪称“汽车未来的剧本”里,几乎标注了未来二十年间汽车行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好家伙,整个汽车圈直接炸锅了。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从路线图看未来,第一件大事:全固态电池上车

先拿出最劲爆的、也是大家最期待的那部分来说——全固态电池。路线图写得非常明确,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2035年全球推广。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五年后,我们可能就能看到搭载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车上路了;再过十年,市场上的主流电动车都很可能靠它来跑。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全固态电池为什么被称为“终极电池技术”?给你通俗地讲,它在三个大问题上一并做出了革命性的改进:续航、充电速度、安全性。没有了液态电解液,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在的锂电池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理论上可以让车的续航轻松达到1000公里以上。10分钟充满电这样的场景,听起来就“老得劲”了,对吧?更别提它的安全性,材料本身就更加稳定,起火概率会大幅减少,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一步到位全搞定。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也很“烧钱”。想让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到大马路上,还有材料体系、良率、制造成本这几座大山要翻。而时间表一旦敲定,各大电池厂和车企也相当于集体吹响冲锋号,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着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比亚迪、特斯拉。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第二件事:无人驾驶不是科幻,而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看看同样重磅的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按照这份路线图,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几乎完全自动驾驶)将全面普及,L5也就是完全无人驾驶技术的车型将正式进入市场。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L4和L5到底有啥区别?简单理解,L4还能看得见方向盘,车主需要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参与驾驶;但到了L5,连方向盘都可能是可有可无的装饰了,整辆车就完全自己跑,比如城市里接你上下班,高速路上长途巡航,这些活儿交给车辆就好。

不过你知道嘛,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不是个“拍脑袋式”的计划。这份路线图里提到,为了到那个大目标,国内会进一步完善“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不仅是智能信号灯、车载计算芯片,还包括未来车与车之间的“对话系统”。不再是司机根据交通标志减速,而是车直接接收到前方车辆的减速信号,这种效率有多高。而且更理想的情况下,事故也会慢慢减少,交通更安全。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也别那么着急地喊着科幻太遥远。就像全固态电池一样,L4和L5自动驾驶技术面临法理、安全、保险等诸多瓶颈,大家还是要一点点蹚出路子。

燃油车会消失吗?未必。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路线图里提到了另一个能让不少人松一口气的内容:燃油车不会马上消失。根据规划,到2035年,所有传统能源乘用车都将实现“全面混动化”。而到2040年,仍然有三分之一的新车是用内燃机的,例如混动车型、插混或者增程车这些存在感不算低的形式。

这么讲有点不那么科幻,但实际上很现实。毕竟在一些中西部地区,交通条件和环境制约了纯电动车的推广,而混动车型,尤其是插混,是更符合国情的选择。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到了2040年,新能源车主导市场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尤其是纯电动车会成为绝对主角,占据整个新能源车中的大头,约80%。商用车也会迈进中长途电动化,比如咱们以为只能拉重货的卡车或者城际客车,那会儿也都可能完成“改朝换代”了。

汽车格局重新洗牌,我们的“老朋友”会退场吗?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2040年我们脚下的路,可能更多是车在“对话”。配备L4、L5系统的电动车成为主流,运行全靠“车路云协同”网络支持。电动车安全高效不说,还是一次超级技术革命。能源、信息通信都要全面进化,倒逼着硬件制造、软件算法都要跟上,芯片、电池、智能计算的战争一触即发。

而“新造车势力”比拼的能力,也不再是单纯造车技术。可能是数据打仗,可能是算力战争,谁在关键技术上占了先机,谁就有可能提前赢在未来。不过也别掉以轻心,传统能源车企看似会被边缘化,但保不齐有些老牌选手也会成功转型,迎头赶上。谁也不能低估它们深耕几十年的积累。

2030年汽车剧变: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路,无人驾驶方向盘或成历史!-有驾

2040年的家门口,车已经学会自己跑

看到最后你可能会问,这么大的变化对咱普通人来讲有啥用?我理解技术其实离我们还有距离。但当这些设想一一实现时,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可能早就悄悄发生了改变。从你开车变成了“睡车”;从半夜开着车排队加油,到出个门车子自己回家去充电;从遇到单行线堵成一锅粥,到“随便哪里上车,半路都没有停车灯带没开”。

路线图真正揭示的不光是一个个时间节点,而是告诉我们:汽车的未来,终究会告别燃油,走向智能。问题只在于节奏,但方向已经再清晰不过了。所以你呢?更期待路上跑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还是彻底放手的无人驾驶生活?咱们聊聊,万一那天真的来了,你打算怎么迎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