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
我跟你说,那奔驰CLA纯电版一亮相,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奔着把小鹏P7们“撵下神坛”去的吗?
866公里的续航,800V快充,这牌面,够不够硬?
说实话,我干这行十年了,见识过不少科技圈的“翻脸不认人”。
前阵子我跟一哥们儿跑去测那新CLA,一路上我都在琢磨这事儿。
这车,定位是入门级,可它那股子劲儿,可一点不入门。
你瞅瞅那外形设计,那腰线,跟刀刻似的,从头一直拉到尾,特精神。
我记得有一次,给一辆老款CLA拍照,那光影效果,简直了,流光溢彩的,特别“骚”。
现在这电动版,把这股子“野”劲儿给接上了。
低趴,俊俏,轴距够长,2830mm,看着就不像个“小家子气”的A级车。
可这脸,就有点意思了。
我当时就跟我那哥们儿说,这前脸,跟咱小时候看的那些“硬派漫画”似的,元素太多了。
双车标,满天星,AMG套件,光带一勒,显得有点挤巴。
你说它凶吧,是真凶,可对于那些喜欢传统奔驰那种“不怒自威”范儿的人来说,这造型,可能就有点“窜上火”了。
我一个老领导就跟我抱怨,说这车看着太“闹腾”。
对了,说到闹腾,我跟你说个我当年搞砸的事儿。
有一次报道一个新手机发布会,我特意学了人家PPT里的那些高深词汇,什么“信息流的重构”、“生态闭环的构建”。
结果呢?
写出来的稿子,自己看着都懵,读者更是一头雾水。
后来我老板一拍桌子,说:“你少跟那儿拽文,就说这手机拍照好不好使,电量够不够用!”
那次我就明白了,写科技,得接地气,得像聊天。
CLA的内饰,这回奔驰算是把“面子”给整明白了。
三块屏,直接横扫中控,10.25加俩14英寸,这视觉冲击力,比以前那个双联屏高明多了。
我摸了摸那些金属饰板,触感是真不错,红色的绗缝也给到位了。
这就像你吃顿大餐,主菜味道好,配菜的摆盘也得讲究,缺一不可。
智能这块,我感受最深。
那MB.OS系统,跟豆包AI大模型一结合,那语音助手才叫“人精”。
我试着用家乡话问它个复杂问题,它愣是给我捋明白了。
这比我家里那个智能音箱强多了,那个音箱,你跟它说笑话,它只会回复“好的,已为您播放音乐”。
这CLA的AI,算是真懂咱们中国人说话的腔调。
然后是那个辅助驾驶,咱们得给国内团队点赞。
英伟达的芯片是老一套了,可方案换成了Momenta,搭上飞轮大模型,能跑高快城领航,还能车位到车位。
这就像你请了个外地大厨来做家常菜,他虽然没吃过你家的酱油,可他能尝出你家菜谱里的“精髓”。
奔驰终于想明白了,在中国卖车,辅驾这块,得听本地人的。
再说说电车最关键的心脏——三电。
800V架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高压线,这是速度的保证。
89kWh的电池,扛着跑866公里,能耗才10.9。
我跟你说,这数据,比小鹏P7都顶。
充电呢?
十分钟灌进370公里。
你把这比作啥呢?
就像你去排队买煎饼果子,别人还在那儿慢悠悠地摊面糊,你这儿已经加完料、刷完酱,揣着热乎的往家跑了。
硬件规格上,奔驰还是有点“抠门”。
底盘还是麦弗逊配多连杆,对比人家那些上五连杆的,确实有点“吃亏”。
我当时试驾的时候就嘀咕,这悬架调校,要是偏硬了,那不就砸了奔驰的招牌?
可开起来,那股子贴合地面的感觉,还是有点“德味儿”。
毕竟,奔驰的功力在那儿摆着呢。
说到底,这车一出来,争议就没停。
有人嫌这内饰的金属看着有点“腻”,有人觉得外观太张扬,不像老奔驰了。
可当25.9万的预售价出来,我心头一动。
如果正式上市能再往下探探,搞不好能到23万。
一台长续航、技术在线的奔驰轿跑,价格还这么贴心,你说,那些新势力,能睡得安稳觉吗?
这仗,才刚刚开始打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