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驾校备案怪象:国家“放管服”,地方“管卡压”?懒政不问事,寒了谁的心?

近日,咱盐城射阳的孙先生和他的合伙人,算是结结实实地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办事难”。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准备开办驾校创业,钱投了、房卖了、材料按部就班交了,结果却在射阳县交通运输局遭遇了一场“备案拉锯战”,最终被一纸“不予备案”的通知书打回原形。整个过程,将个别部门的懒政、不问事、乃至变相设置障碍的作风暴露无遗。

射阳驾校备案怪象:国家“放管服”,地方“管卡压”?懒政不问事,寒了谁的心?-有驾
图片

备案制落地射阳,为何成了“抽屉里的政策”?

自2021年7月1日起,国家明确取消驾校许可,改为备案制。这是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要求,核心精神就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

孙先生们正是吃透了这份政策精神,才满怀信心地开始创业。然而,在射阳县交通运输局,这份国家的“顶层设计”似乎失了效。备案过程成了一场地地道道的“拉锯战”:材料被多次打回,理由从表格填写到土地性质,朝令夕改,让办事人跑断了腿。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材料终于被口头告知“齐全”后,一份在备案过程中从未被提及的《射阳县驾培训练场地专项规划》突然发布,成了否决孙先生备案申请的“终极武器”。

这种“规划后出,却斩前事”的做法,无异于给创业者设下了一个“隐形陷阱”。试问,如果早有此规划,为何不在首次接洽时明确告知?为何还要出具材料清单,让创业者投入巨资采购设备?这种 “事前不指导,事后算总账”的做派,不是懒政、不问事,又是什么?

官方理由前后矛盾,法律人士直指违法

射阳驾校备案怪象:国家“放管服”,地方“管卡压”?懒政不问事,寒了谁的心?-有驾
图片

面对质疑,射阳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更是将“自相矛盾”演绎到了极致:

关于场地:先说孙先生的两块地不合规,必须是一整块。但被打脸的是,该局自己3月份的官方回复明确写着“未说明必须是一整块”。朝令夕改,自己打自己的脸,政策解释的随意性为何如此之大?

关于土地性质:咬死商业服务业用地不行,必须变更为“驾培用地”。然而,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权威答复却是“不需要变更”。射阳交通局是在挑战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权威,还是在自己“创造”审批要件?

关于规划:坦言此规划“全省独有”,且出台有“特殊原因”。这更让人疑窦丛生,这份为驾校设立设置更高门槛的“土政策”,其合法性、合理性究竟如何?是否违背了国家层面“简化备案”的改革初衷?

正如法律专家所言,在申请人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拒不备案,射阳县交通运输局的行为已涉嫌行政不作为和行政违法。他们将备案制这种“承诺式”的便利管理,硬生生地变回了“许可式”的严苛审批,这是典型的“穿新鞋,走老路”

拓展阅读:“放管服”之下,为何仍有“中梗阻”?

孙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在“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许多基层创业者仍会感到“玻璃门”、“旋转门”的存在。所谓“中梗阻”,就是指政策在从上至下传递过程中,在中间层级遭遇的消极抵制、变相执行或扭曲变形。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二传手”式落实: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缺乏结合实际的有效举措,将“备案”机械理解为“换汤不换药”的审批。

“增关卡”式抵制:通过设置隐形门槛、提高解释标准、滥用自由裁量权等方式,人为制造障碍,维持部门的“权力存在感”。

“不担责”式懒政: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市场主体的申请能拖就拖、能拒就拒,以免承担事后监管的责任。

射阳驾校备案该事件,正是“中梗阻”的一个鲜活样本。它伤害的不仅仅是孙先生一个创业团队,更是射阳县整体的营商环境口碑和政府的公信力。当创业者卖房创业的热情,撞上的是部门冰冷的“管卡压”和推诿扯皮,寒心的,是所有对盐城、对射阳发展抱有期待的人。

我们呼吁:射阳县相关部门能真正拿起“放管服”的手术刀,刀刃向内,根治自身的“懒政”与“梗阻”。别让国家的利好政策,卡在“最后一公里”;别让创业者的梦想,熄灭在部门的“不作为”里。

据悉射阳县境内多处南美白对虾养殖目前已经造成当地比较严重的土地、环境等问题,也同样出现类似于这种懒政现象,江苏大方哥将后续持续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