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尊重他人财产权,再次直言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

最近我看了个小视频,名字叫“摩托车的葬礼”,算是这几年里让我最动情的小片子,看了不下好几遍,真是让人忍不住掉眼泪。

李稻葵:尊重他人财产权,再次直言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十年来一直骑着一辆摩托车。它陪伴他走遍北京的大小街巷,带他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还帮他找到了女朋友。这辆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像是有感情、有灵魂的伙伴。可到了13年强制报废的时候,它不得不和他分开了。于是,他为摩托车办了个“葬礼”,在熊熊烈火中跟它说再见。

这事儿,咱们一块儿琢磨琢磨。它的起因,就是咱们现在执行的摩托车13年必须报废的国家政策,这个规定早就该换掉了。我曾做了十五年的政协委员,过去七八年一直为这个事情奔走呼吁。

为什么得改呢?主要是因为那13年强制报废的规定,明显和我们的物权法、民法不搭边。摩托车是个人财富,假如它不达标,不符合环保要求,那自然得退出市场;可是如果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咱们还应该允许老百姓骑摩托车,从法律角度来看,这规定就说不过去了。

从经济运转的角度来看,也不合适。毕竟,一旦要报废,实际上提高了骑摩托车的花费,也对摩旅之类的产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我们国家推动消费的整体氛围。

再说了,汽车、乘用车、私家车、非运营车辆早就没强制报废的规定,只要每半年或一年检合格,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就能继续上路。那摩托车为什么还没取消这个规定呢?

李稻葵:尊重他人财产权,再次直言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还有个原因,那就是13年出台了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政策,那个时候也是2013年。如今时间过去那么久,摩友们骑的基本都是质量不错的摩托车,按理说安全性、道路管理啥的都没什么大问题,咱们之前的那些难题也都解决了。可为什么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把12年强制报废的规定给废除了呢?

我一直挺想跟朋友们聊聊这个事儿,毕竟我近10年来一直在不断呼吁这方面的事情。在我观察中,关于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取消的那次改革,几乎每个政府部门的领导,特别是年轻一些的领导,都挺支持、挺配合的。那会儿我每年三月份提交政协提案,到了六七月份左右,甚至更早一点,都能收到他们的反馈,态度都挺好,理解也挺到位,支持也挺大。但是,为什么这事儿就是落实不了呢?

我观察到,问题大概有两个。一个是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毕竟,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这事儿涉及到商务部、公安部、工信部很多部门,有些部门还会说:“你这摩托车13年就得报废,那农用机械是不是也要跟着取消13年强制报废?” 一块儿搞改革,牵扯太多部门,推进起来就比较难。大家各自的利益和考虑不同,协调起来挺折腾的。要不,咱们能不能走一步看一领,推出一项改革就先落实一项,不用等着全部部门齐心协力再行动?

第二个原因就是,很多其他政策跟它搅在一块,搞得改革变得慢吞吞的。比方说,三年前就差不多说可以开始执行了,突然之间又有人出来讨论,能不能搞个以旧换新?大家都觉得,我们家电要用以旧换新,加快折旧流程,可你现在还取消强制报废,这不就矛盾了吗?两头拧着,真耽误了事儿。

李稻葵:尊重他人财产权,再次直言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实际上,摩托车在13年那会取消强制报废,主要就是想到减轻买车人的负担,降低他们的花费,也算是给消费添点动力。如果想再激发一下摩托车的市场热度,搞个以旧换新的政策,跟这个也没啥冲突啊。

因为这个原因,各个政策之间发生了摩擦,部门也在互相较劲,各种审批流程一再重复,结果导致我们达成共识的改革一直拖延。我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积极号召。我坚信,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取消,迟早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不过,这事情也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原则: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要把简单的事搞得太复杂。这个道理或许对那些不太关心摩托车的人来说,也挺有启发的。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