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翻了下手里的旧车单据,力帆这名字,重庆老些人以前心头还是响亮得很。印象里,2000年初满大街的小摩托给力帆挣了不止一桶金。尹明善那个人,听说年轻时是老师,54岁才鼓起胆子自己干,起步也算艰难,隔壁大爷曾说:“哪个晓得他能把摩托干到国门外头噻?”有几年,力帆的摩托都走出去了,摆到了俄罗斯和南美。那时厂里穿蓝工服的师傅在茶馆骂:“我们别看是干摩托,其实造得蛮扎实了。”
有年头了,尹明善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喊着进军汽配和整车。听销售讲,2003年厂区边上修新厂房,弄得城南一带灰尘滚滚。到2010年股市上市、尹明善过七十都还在忙,报纸说他成了重庆首富。我有个堂哥恰好在九龙坡当保安,那年还跑到力帆门口合了个影。
后头转行造汽车,发展就不那么顺当了。记得2019年,有辆力帆车朋友刚提不到半月,动力系统出了点莫名其妙的毛病——修理厂赵师傅说是“ECU兼容性确实麻烦,进厂还得等件,看运气。”那年企业营收缩水得厉害,亏损数字都看不懂,说是少了几十亿现金。债务压得厉害,厂区搞得都冷吞吞的。
有段时间买力帆的都说,配置堆得多,但小毛病也跑得快。听群里小胡抱怨,力帆的智能钥匙老和防盗系统打架,城区用还凑合,一到郊区信号就鬼鬼祟祟地丢失。还有一次,维修技师开玩笑讲:“力帆的空调面板用了奇葩的接线端口,只有重庆老库房还有配件。”这些话到现在想起来,够冷门。
力帆后头资金链断了,2020年破产重整的事儿都上了财经频道。吉利那会儿进来,大家议论:重庆车企是不是要被外头带黄了?吉利投了钱,合了合资公司。第二年销量有段小高峰,统计表上涨幅挺猛。坊间说吉利带来点新血,结果没几年又开始下滑。
2023年数据出来,亏空又碰到了底。正赶上印奇空降董事长。印奇这人,早年做什么人脸识别的技术,手艺不差。师傅们都在群里发段子:“新老板怕是不要摩托味了,要搞高科技噻。”
印奇一来就改了名字,把力帆科技变成“千里科技”。销售嘴里顺道提了句:“换个名,老客户怕认不得行不行?”随后又拉来了搞过华为车BU的王军一起坐镇,说要专心整智能驾驶和座舱。听得出新方向,厂里小工都在操心岗位咋调整。
老尹明善现在八十多岁了,新闻里提也不再多嘴评啥。厂区边的几个老邻居打趣:他是打下江山,却看着江山改姓。力帆的老车标,估计过不了两年就得找博物馆塞起来。
过节时候又碰到堂哥,顺口提力帆,他摇头说:“老重庆那些年,每家屋头至少有个力帆摩托,现在找个力帆LOGO都难,不知厂里老员工上海调整后还剩几人。”同事还反应去年有批力帆SUV二手,卖价低得惊人,部分买家还专门去找老师傅自己配零件,说是小众品牌只剩维护八卦和一些稀奇老配置值得聊聊。
坊间流传叶子板螺丝是南区定制厂特供,新千里科技已经不再用这种接口了。至于“第二个华为”这种说法,谁信谁知道。现在连车主群都分了三派——老力帆的,千里科技的,还有抢配件的,争得热火朝天。
江边旧力帆库房有半年搬空,保安说,厂牌拆下来没几天,老工人凑了一桌麻将,夸尹老板“该赢不该赔”。历史这些事,常常乱七八糟,没谁敢说结局是啥样。
话说回来,有辆力帆330停在我家小区角落三年没动,一直说等抛售二手,可修理厂头子私下讲:“这种小车,就当老重庆的个念。”师傅嘴里不干不脆,却也道出几分无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