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调整与门店变化
10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爆料说,长城智选的直营店最近悄悄做了品牌调整。原本卖坦克700的展厅,现在只卖魏牌旗下的蓝山、高山和摩卡这三款车型了。在北京,超过80%的门店都已经换上了“魏牌新能源直营”的新招牌。
记者去实地看了看,有销售直接说:“坦克的售后还是能在这些直营店里做,但如果你想买车,就得去经销商那边了。”
高端化竞争格局
核心数据背后:长城的高端化较量
渠道规模方面,魏牌的直营门店已经覆盖了110个城市,达到了430家,年底的目标是600家,甚至冲刺1000家。
销量对比来看,9月份魏牌卖了1.1万辆,同比上涨了63%;而坦克品牌则卖了2.14万辆,同比增长14%。表面上看,坦克好像更占优势,但其实魏牌的增长势头非常猛,前九个月的累计销量暴涨了96%。
坦克品牌回归经销商
小编来给大家讲讲:这次的变革其实早就埋下伏笔了。早在5月份,魏牌的CEO冯复之(之前在理想和小鹏负责渠道)就透露过,坦克品牌要重新回到经销商手里。不过当时内部争论挺大的,因为涉及到利益分配的问题。
说到底,核心问题就是:直营店根本拼不过经销商的价格。有销售人员吐槽说:“经销商那边能通过贷款返利把车价降一万多,我们这边每个月都流失大概8个客户。”
面对长城汽车旗下2500多家错综复杂的经销商网络,最终他们决定把坦克这个利润比较高的品牌“还”给渠道商,以此换取魏牌能够独立做直营运营的权力。这一步,可以说是权衡之后的妥协。
押注魏牌的三大理由
为啥要押注魏牌?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1. **历史使命**:2016年的时候,魏建军直接用自己姓氏来起品牌,那可是“赌上名字,只许成功”的架势。虽然后来销量一度跌到谷底,但现在已经积累了60万用户,这基数在高端市场里还是挺有分量的。
2. **用户匹配度**:坦克系列主打的是越野硬汉风,而魏牌的蓝山、高山这些车型,瞄准的是家庭和商务人群,正好和新势力品牌的用户群体高度重合,定位更贴近现在的主流消费人群。
3. **成本考虑**:现在一个直营店一年光运营就得花400多万。可魏牌在月销量还没破万的时候,就敢疯狂扩张渠道,这说明长城是真下了血本,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了。
所以说,押注魏牌,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历史、有用户、有布局的全面考量。
渠道调整风险大
风险还在:今年上半年,长城的销售费用猛增了63%,达到了50亿,可净利润却暴跌了36%。虽然直营模式能统一价格、提升品牌形象,但如果魏牌的销量撑不起600家门店的成本,那这些店可能会变成吞噬利润的“黑洞”。
小编的看法是:长城这次渠道调整,表面上看是品牌升级,其实背后是传统车企转型时不得不做出的艰难选择。把坦克品牌重新交还给经销商,是为了争取渠道商的支持;而集中资源用直营方式来打造魏牌的高端形象。但问题是,成本和销量之间能不能平衡,还得看市场怎么反应。
魏建军这次可是把全部身家都押上去了,这局他只能赢,不能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