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8大豪门集体缺席,网友:也许是件好事

8月29日至9月7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即将举行。与2024年的成都国际车展相比,进口豪华品牌消失的趋势正在扩大,今年又有8个豪华品牌缺席。‌‌

成都车展8大豪门集体缺席,网友:也许是件好事-有驾

2025年的成都国际车展(8月29日-9月7日举行)确实有不少传统豪华品牌缺席,这反映了当前汽车市场的一些深刻变化。

一、 缺席的豪华品牌

根据报道,至少有8个及以上的进口或传统豪华品牌缺席了本届成都车展。往年的“豪车馆”(16号馆)今年也被小米、红旗、广汽本田、小红书、宁德时代等品牌占据。

已明确缺席的豪华品牌包括:

超豪华品牌: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莲花跑车等。

二线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

成都车展8大豪门集体缺席,网友:也许是件好事-有驾

二、 缺席原因分析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市场表现不佳,销量持续下滑:这是最核心的原因。许多豪华品牌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遭遇了显著下滑。

例如保时捷,2025年1-7月在华销量仅为21,302辆,同比下降了28%。

玛莎拉蒂的情况更为严峻,2024年在华销量只有1,209辆,同比下滑达58%。

就连传统的“德系三强”奔驰、宝马、奥迪(BBA),在2025年7月的销量也出现了大幅同比下滑(奔驰-37.2%、宝马-21.7%、奥迪-26.6%)。

销量下滑直接影响了品牌参展的意愿和预算。

2. 参展成本高,但投资回报率下降:参加大型国际车展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包括展位费、搭建费、车辆运输与保险、人员费用等。对于超豪华品牌,其参展车辆价值极高,运输和保险成本也相应增加。当市场表现不佳,预期回报有限时,高昂的参展成本就显得不那么“划算”了。

3. 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吸引力相对下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和高阶化,正猛烈冲击着传统豪华车的市场。

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在2025年突破55%。

像问界M9在50万级以上高端市场表现突出,上半年累计交付超过6万辆;比亚迪仰望U8的“浮水表演”等也吸引了大量关注。

自主高端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如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方面的体验和科技感,对消费者,特别是新一代消费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他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实际科技含量和使用体验,而非单纯的车标价值。这使得一些传统豪华品牌在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和性能优势被快速稀释。

4. 品牌战略调整:一些品牌可能在进行战略调整,将有限的营销预算投向他们认为更有效、更精准的渠道(如线上营销、用户体验中心、专属品鉴会等),而非传统的大型车展。

成都车展8大豪门集体缺席,网友:也许是件好事-有驾

三、 车展新主角

尽管传统豪华品牌缺席,但本届成都车展依然热闹,中国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包馆亮相:比亚迪独占9号馆,设置了“兆瓦闪充”、“天神之眼”等技术体验区;奇瑞包下5号馆,展示其多个品牌;长安汽车也在10号馆打造了“全系科技秀”。

科技盛宴:车展的焦点已从传统的“看车标”转变为“看技术”和“看体验”。华为鸿蒙智行(ADS 4.0辅助驾驶系统、鸿蒙座舱)、小米(甚至带来了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巨头带来的智能化体验成为新的亮点。

成都车展8大豪门集体缺席,网友:也许是件好事-有驾

四、概要

本届成都车展主要缺席品牌和亮相品牌的情况及核心原因:

主要缺席品牌:超豪华品牌: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莲花跑车等。二线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 。

核心原因1:市场表现不佳:多数豪华品牌在华销量持续下滑(如保时捷2025年1-7月销量同比下降28%) 。

核心原因2:参展成本高:参展投入巨大,但在销量下滑背景下性价比不高。

核心原因3:竞争加剧:中国新能源品牌崛起(2025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5%),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更具吸引力,稀释传统豪华品牌溢价。

车展新主角:自主/新能源品牌:比亚迪(独占9号馆)、奇瑞(包下5号馆)、长安、华为鸿蒙智行、小米等。

展会新焦点: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如“兆瓦闪充”、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等。

成都车展8大豪门集体缺席,网友:也许是件好事-有驾

五、 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传统豪华品牌的集体缺席,确实是中国汽车市场格局重塑的一个显著信号。它表明:

1. 市场进入淘汰赛阶段:汽车行业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一些品牌面临巨大压力。

2. 消费者偏好发生转变:科技体验、产品价值正成为新的购买决策因素。

3. 中国汽车工业实力提升: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已建立起一定优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豪华品牌会彻底消失。它们依然拥有品牌积淀、全球渠道和雄厚资金等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加速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并重新思考在中国市场的策略。

对于消费者来说,车展少了些“仰望”的豪车,但多了更多可以体验、触摸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