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最近的新车资讯,一个比一个精彩,吉利新博越拉低门槛杀进8万级,缤越面临“边缘化危机”,长安CS55 PLUS又貌似要遭遇强有力的新对手,你说这市场风向,变化也太快了点儿,有种刚刚把棋盘摆好,厂家就把规则给改了的感觉。
刚听说博越中期改款,第一反应是“这车到底是哪个博越?博越太多啦!”我身边的朋友,有人甚至以为新博越还是博越L的换壳版,有点像“你以为是小明,其实是小王”的既视感,混淆程度直追火锅底料选项,说实话,吉利的产品线真是越来越玄了。
吉利的SUV,莫名让人晕圈:星越L定位高端,博越L中大型,更豪越L、缤越,反正家族大合唱总是能刷满一屏,选车时页面拉到底都觉得胳膊酸,说实话,就算天天混汽车圈,也难免混个脸盲,不自觉问自己:“我买的是L型还是非L型?是不是被忽悠了?”
但话说回来,博越曾经也是吉利SUV里的顶梁柱啊,你还记得那几年谁家SUV最好卖,博越可稳稳坐在榜单中间。但时间一晃到2024年,博越的那股子劲儿不见了,销量缩水到2.59万,“主力”变“配角”,不得不让人感慨互联网风口轮流转,卖车靠得还是实力。
挺有意思的是,这回吉利把博越和博越L类似合并记账,隔壁会计看了都直摇头:这是为了方便拉上销量表,还是彻底为新款让路?你要说博越做得不行吧,全新款式一出,价格只要7.89-9.99万,直接把缤越的价格区间全覆盖,真的是"短刀直刺"了。吉利是不是想把市场洗一遍,全力抢下8到10万这一档,顺手把长安CS55 PLUS原本的粉丝也吸一吸?这逻辑挺“狠”的,但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露点狠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来卖车。
不得不说,这次新博越在外观上也蛮给力,舍弃了之前“星爆前脸”,而是用竖直格栅、传统大灯,感觉整体风格扎扎实实往家用方向靠。你想象一下,星越L的形象很有科技范儿,可新博越反而有点收敛,更容易让人接受,像那种街坊大哥——大气又不张扬,甚至比自家博越L还顺眼几分,不知道你们怎么想。
内饰方面也有细节变化,中控屏换成了14.6英寸超级大横屏,Flyme Auto系统也融入其中。这屏幕一亮,哪怕路边小伙伴路过,也得驻足多嗑两眼,尺寸真的大。不过,热衷车机芯片的人估计要皱眉了——据说没用高通8155,换了别的芯片。我们要承认,8155确实牛,但只要系统不卡,实际体验也能接受,毕竟价格压低了,不可能啥都给你最顶配。
接着看动力总成,新博越依然慷慨地标配BHE15的1.5T发动机,与之搭配7DCT变速箱。这玩法多少带点“配置上不偷懒,动力够给劲”的意思。在不少同价位车型还在用老1.5T,甚至更低端的动力时,新博越的这套组合确实挺拉风,有点“卷王带头冲”的势头。
为了凸显博越的级别,吉利还专门把2025款缤越变成了“1.5L自吸+CVT”模式,这就像球队总教练安排主力打前锋,替补守后腰一样,完全是为新博越留位置,让它肆意挥洒“主力风采”。你说这是不是厂家自家“排兵布阵”?就看这如意算盘打得多响,市场买不买账,咱就等年底销量榜出来说话。
底盘结构也挺有特点,这车还是经典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相比同价位竞品扎堆使用扭力梁,新博越胜在“诚意”。有些人也许不懂底盘结构怎么影响操控,但老司机一看,就知道新博越质感更稳,不只是表面文章。说到平台,大家别胡乱对标,新博越用的是BMA,同缤越平台,不过是升级版;博越L则用更豪华的CMA,两者其实不是一回事。所以咱在智选时要小心,别被名称绕晕,选错了还以为是通用底盘,可实际上区别挺大。
配置方面,低配版新博越的表现就有话要说了。17英寸小轮毂,车上只有主副驾驶气囊,前倒车雷达和天窗都没安排;方向盘还是塑料的,座椅得手动调节,说白了,这种车型估计是用来“报低价吸眼球”,未必真能买到手。你要说一点好处,也不是没有——人家标配大屏车机、LED大灯,算是“有备无患”,但如果咱真心要买,还是得研究清楚,高性价比模型才是真的划算。
往上加一个档次,售价高6000元,18英寸轮毂、全景影像、前排侧气囊和天窗都来了。这性价比真的叫人心动,8.49万能买到这些装备,有谁还愿意和“丐版”较真?这就是典型的“拉差价让你选高配”,厂家营销套路走得也很溜。
9万元档位的车型标配单目L2驾驶辅助、皮质方向盘、电动座椅、全景天窗、电动后备厢等配置,说句“粉丝无脑冲”,真不夸张。这个价格段已经把配置堆满,不仅比同价位长安CS55 PLUS优势明显,哪怕放在合资品牌里也不怯场。你要是喜欢骚气点,顶配10万,不仅有256色氛围灯,还有座椅通风等“豪车小技能”,而且这价格正好是2023款入门价的位置。说不得,厂商就想让你一冲到底,直接配高顶配预算。
再看看整体策略,新博越覆盖8到10万的大部分区间,尺寸和底盘都能甩缤越几条街。这个定位就是直接取缔缤越的1.5T市场,把空间让给博越L站到10万以上区间。你要是还期盼燃油SUV能持续火爆,估计要失望了,市场现状就是这么残酷。
其实,吉利现在卖SUV,局势已经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燃油阵营整体在做收缩,能活下来的本就不多。像吉利,凭借稳扎稳打的产品线、价格优势,活得还算轻松。你要说市场无情,倒不是危言耸听,但一个时代真的快过去了,现在家庭买车,在哪个价位区间寻性价比,基本都能绕不开吉利的身影。问身边谁去年买SUV,80%都说吉利,剩下的还在纠结,说明人家是有底蕴的。
不过,从用户角度来讲,选新博越,无非是看重几大块:第一是价格,第二是动力,第三是空间,第四是配置,外观内饰这些够实用就行。至于芯片、平台到底差别多大,大部分人不会太在意,只要日常使用不卡顿、不掉链子,谁会刻意去对比八百个参数?更多是“还不如多省两千块钱,买套儿童座椅划算。”
选车这活儿,说到底,没啥完美答案。要是对科技配置、驾驶辅助有刚需,预算又得死卡9万拿下,那新博越的主力车型确实算是超值。你就别指望低配买到天窗、电动座椅的小确幸,这些厂家早就算进去了,用配置“制造分层”。想想看,现在还在喊高性价比的,大都明白,表面配置是诱饵,真正要挑的还是整体搭配和预算平衡。
至于长安CS55 PLUS这一竞品,过去靠着性价比、空间尺寸吸引了一堆追随者,但这波新博越定价策略,确实相当于“截胡大战”。原本你打算买长安,可展厅多比一圈,发现吉利新车配置丰富又实惠,人家还高喊“全新升级,不加价”,你心里还能不动摇么?这样直接的竞争,很容易让两家对阵的态势越来越激烈,结果还是消费者得利,谁便宜谁实在谁就赢。
你说未来怎么样?这两年其实大家对燃油SUV市场普遍心里没底,新能源横冲直撞,厂商压力山大。市场总感觉在做最后一搏,谁也不敢掉队。博越的低价策略是破局还是救命,咱们还不能下结论。也许下半年行情变化,吉利再出个大招,谁说得准?反正造车圈一直都是“薛定谔的市场”,一天一个样,刚看准趋势又被打脸的桥段也不少见。
尾声这会儿,不禁感慨,买车比拼的已经不只是技术和配置,更多还有品牌口碑、售后体验这些细枝末节。说白了,对于新博越和CS55 PLUS这类家用SUV而言,最终胜负可能就是一条售后服务能不能靠谱,车主用着顺不顺心。技术层面大家都拼得差不多,反倒是谁更懂用户,谁把“最后一公里”跑得毫无压力,谁就能继续留在市场上。
既然新博越杀到8万不到起步,又拉满了主流需求,你会不会动心?或者你还在纠结缤越和CS55 PLUS该怎么选?圈里的朋友怎么说?认证真心话你给我留言,咱们一起聊聊:你最在意家用SUV哪些点,预算卡得多紧?有没有预算和配置之间的天平难题?
等你分享观点,一起把选车玩明白!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